">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閱兵式上,東風軍車的身影又一次出現,第七次光榮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鋼鐵猛獸承載著戰士的堅毅與大國的豪邁,為大國底氣寫下注腳。“東風軍車,見證歷史,擔當使命”“‘猛士’出動,所向披靡”“湖北造,鄂驕傲”……在這一歷史性的高光時刻,這抹“湖北造”的軍綠色,格外亮眼,備受矚目。
7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一句“一定要建設第二汽車廠”的宏愿,在鄂西北山溝埋下種子。東風,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民族汽車工業崛起的重托。彼時,十萬建設大軍于十堰荒山搭棚壘灶,咸菜醬油果腹,硬是“敲”出新中國第一代軍車EQ240。這輛在戰火中贏得“功臣車”“英雄車”美譽的越野車,成為東風與國運同頻的起點。
馭風而行,推陳出新,是東風刻入骨髓的基因。從EQ240、EQ2102到被譽為“陸軍航母”的東風猛士,一代代軍車迭代升級,每一步都踏準強軍脈搏。東風,見證了中國軍車從追趕到并跑,最終實現關鍵領域的超越。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工業脊梁的挺立。

東風更在重大時刻鑄就了“零失誤”的傳奇。從1984年首次亮相國慶閱兵,牽引重炮安全駛過天安門,到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135輛東風軍車在裝備方隊中作為“排頭兵”震撼登場,再到此次115輛東風猛士參閱,東風以鋼鐵意志與極致可靠,為國之盛典鋪就了堅實輪印。
“國有大事,必有東風”,這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是一副重擔。港澳回歸,東風軍車運載三軍將士進駐;汶川地動山搖,猛士率先沖破生死線傳訊;海外維和戰場,“中國制造”化身和平名片;神舟凱旋,東風搜救車永遠在場守望英雄。每一次迎難而上,每一次沖鋒在前,都是對“與國家同行”的有力詮釋。
跨越半個多世紀,從十堰深山到武漢江城,從單一卡車到全譜系車型,從燃油驅動到新能源領航,東風始終將自身命運嵌入國家事業的發展,熔于民族工業的筋骨。這表達著一種不畏難的精神:于荒蕪中開新天,于重任中鑄鐵骨,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這傳遞出一種大抱負的追求:只要國家召喚,必將使命必達,以頂尖制造鑄就大國底氣。東風馭風,馭的正是振興民族工業的浩蕩長風。
東風之輪,駛過的是中國汽車工業從篳路藍縷到昂首世界的征途,書寫的是一個民族工業從匍匐到屹立的史詩。這輛從歷史深處駛來的“猛士”,仍將繼續以創新之姿、鋼鐵之軀,與國家和民族的重大時刻風雨同路、榮光與共,在歷史的坐標上延伸向更壯闊的前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