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汪婧、王雪嬌、田宜民)走進夷陵區分鄉鎮天馬村,遠處風電飛轉、云海茫茫,近處山氣氤氳,平均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水草豐美,清脆的鈴鐺聲回蕩在山間,成群的牛羊在山坡草地悠然嚼食著青草,這個邊遠的高山小村正依托高山牛羊養殖,探索一條致富新路。

9月2日,天馬村三組的養牛戶王明清走過一條險峻的林間小道,步入中洲山片區的一片深山林地,遠處陣陣銅鈴聲隱約可聞。不一會兒,他趕著自家的十幾頭黃牛出現在記者眼前,大牛膘肥體壯,小牛憨態可掬。

王明清介紹,自己養的牛多是本地優良品種——夷陵黃牛,多年前從山上的宜昌百里荒牧業有限公司引進,這種牛力氣大、骨骼細,生長速度快,平均每年能長四百多斤,且肉質細膩堅挺、脂肪沉積豐富、香味醇厚濃郁,近些年廣受市場青睞。

王明清一邊看著牛兒悠閑吃草,一邊算起了養牛的“經濟賬”:“我現在一共養了三十八頭牛,一頭牛養三四年能出欄,每年固定能出欄六七頭牛,能產出牛肉兩千多斤,一年有個五六萬塊錢的收入。”
天馬村位于分鄉鎮北部山區,屬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核心村,山巒起伏、林地廣袤、植被茂盛,為牛羊提供了天然的生長環境。百里荒景區位于天馬村東南方向,多年前景區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并成立了百里荒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成了天馬村發展牛羊養殖的“領路人”。

宜昌百里荒牧業有限公司中洲山種羊基地負責人陳能橋介紹,初期許多村民有養殖牛羊意愿,礙于缺少啟動資金。合作社便成立“羊銀行”“牛銀行”,為村民發放種牛種羊,免費發放草籽、獸藥,提供養殖技術培訓。
天馬村二組村民譚宏波便是百里荒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出來的“優秀學員”。2013年,漂泊在外的他回到家鄉,加入合作社開始學習養殖宜昌白山羊,合作社為他提供種羊,幫助其建羊舍,如今他已經成為本村知名的養羊大戶。

“現在存欄的母羊有一百五十只,一年能賣六七十只羊,一年掙個十萬塊錢一點問題都沒有!”譚宏波的語氣中難掩自豪。
對村民養殖的牛羊,合作社提供保底價回收;村民制作的青貯飼料,合作社常年按市場價收購;并優先雇傭本地村民在合作社務工,為村民增收提供了多條路徑。
“我自家養了二十多只羊,每年有三四個月農閑的時候就來合作社打工,一年靠著賣羊賣飼料和打零工能賺個兩萬塊錢。”天馬村九組村民周順平笑著說道。

如今天馬村養牛村民有68戶,存欄牛530頭,戶年均增收13000元;養羊村民有84戶,存欄羊1126只,戶年均增收8700元。
“下一步,我們村將以環百里荒‘兩區’創建為抓手,依托現有資源發展牛羊產業,通過直播帶貨,積極探索山地牧場生態放養模式,拓寬村民的增收渠道,打造‘天馬土貨’品牌,推動‘養殖-加工-餐飲’全產業鏈發展。”天馬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崔建華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