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白河煥然一新。(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宇睿 通訊員 王步乾 曹興鳳
初秋清晨,遛彎的張大爺指著遠處一群正在嬉戲的水鳥說:“現在水清了,魚多了,就連幾十年不見的中華秋沙鴨也回來了?!?/p>
這一幅人水和諧的美好畫卷,來之不易。近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第四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評選公示名單,襄陽市蠻河(襄陽段)和唐白河雙雙入選。
這兩條河流的重生故事,成為跨區域流域治理的典范。
困局:兩省交界的“糾紛河”
唐白河是漢江干流中游北岸重要支流,因唐河、白河匯流而得名。這條河流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流域末端,上游來水不穩定。
“河水黑得像墨汁,散發著臭味,魚蝦幾乎絕跡?!鄙鲜兰o90年代,唐白河沿線廠房林立,廢水污水直排入河;非法采砂愈演愈烈,河道“四亂”問題叢生,生態嚴重受損;水質不斷惡化,常年處于劣Ⅴ類。
“那時候,因為水資源污染和分配問題,襄陽與南陽的涉水糾紛時有發生。”襄陽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三級主任科員張振斌介紹。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蠻河流域。作為漢江南岸重要河流,蠻河發源于??悼h龍坪鎮聚龍山,襄陽市境內全長188公里。著名的“百里長渠”就是從蠻河引水,是國內歷史最為悠久的灌溉渠之一。
但隨著經濟發展,蠻河流域受到河道采砂制砂、畜禽養殖和農業種植、工業及生活污水直排等種種污染,部分河道還存在建筑物侵占河道現象。
蠻河流域沿岸養殖戶回憶:“最開始我們也不理解,養豬賺錢為什么不行?后來政府幫我們改造設施,建了糞污處理系統,沒想到處理后還能變成有機肥,反而增加了收入。”
如今,蠻河流域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
破局:跨域協同一體治理
唐白河治理的最大難點在于跨省域協調。為此,襄陽市與南陽市建立南襄唐白河流域聯席聯巡聯防聯控“四聯”機制,開展聯合執法,取締沿河小化工、小造紙等企業數百家。
“我們定期聯合巡河,發現問題立即溝通解決。”襄陽市襄州區和南陽市新野縣共享唐白河日常環境信息,一旦發現主要污染物超過功能區劃標準或水質異常時,立即開展聯合排查,及時控制斷面水質超標現象?!斑^去是各掃門前雪,現在是共同治理一盤棋?!睆堈癖笳f。
在襄陽南陽市、縣(區)共同努力下,唐白河水質持續改善,常年穩定保持Ⅲ類優良水質,優于國家考核的Ⅵ類標準。
與此同時,蠻河流域也展開了系統治理,不僅注重水質提升,還統籌考慮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在宜城市孔灣鎮,沃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收集處理畜禽糞污30萬噸,年產有機肥10萬噸。“我們通過技術將污染物轉化為資源,既解決了污染問題,又產生了經濟效益。”公司負責人說。
南漳縣則創新建設模式,把城南濕地公園開發建設納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項目,引進社會資本6.8億元,把一段荒蕪的河灘變成美麗的濕地公園。
“這里原來是個垃圾堆積的荒灘,現在成了我們每天散步健身的好去處?!备浇用駝⑴啃χf。
新局:人水和諧美麗河湖
經過多年治理,唐白河水質從長期劣Ⅴ類提升到了Ⅲ類標準,蠻河流域水質更是達到Ⅱ類標準。水生生物種群數量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2023年,蠻河流域迎來大批中華秋沙鴨、野生鴛鴦、白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南漳縣被命名為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綠色產業也蓬勃發展起來。以蠻河為紐帶,沿線建起了長渠(白起渠)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天池山生態旅游田園綜合體、翡翠峽、印象老家等一大批鄉村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帶動了農業觀光、農家樂、電商等產業發展。
“現在周末來我們這旅游的人越來越多,農家樂收入比之前翻了兩番?!币顺鞘行U河沿岸農家樂老板高興地說。
在長渠(白起渠)國家水情教育基地,講解員正向參觀者講述“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的水文化故事。這個2019年被評為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的地方,如今已成為襄陽開展水情教育、研學實踐、觀光旅游、生態展示等活動的重要場所。
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蔡金海表示,兩條河流的治理經驗表明,跨界流域環境治理需要流域內各地區、部門的緊密合作與共同努力,要讓人民群眾成為河湖治理的參與者、監督者和受益者,共享生態釋放的效益。
夕陽西下,唐白河濱河景觀帶上,人們漫步在綠樹紅花之間;蠻河岸邊,白鷺在淺灘上優雅地覓食。從“省界糾紛河”到“美麗幸福河”,這兩條河流的煥新故事,正在成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注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