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中華 荊楚網記者 黃錚 通訊員 黃凰 汪佳
組織升國旗、給新生錄信息、安排好住宿又馬不停蹄上門家訪……9月1日,秋季開學第一天,位于鄂贛交界處的咸寧市崇陽縣高枧鄉的中山小學,“中國好人”、“大山里的擺渡老師”王值軍又從早忙到晚。

1976年出生的王值軍,19歲從原湖北省蒲圻師范畢業,到崇陽縣青山鎮盤山小學任教。青山鎮盤山村位于青山水庫上游,背靠幕阜山北麓大湖山,三面環水,交通不便。從1995年起,王值軍就扎根于此,以校為家,每天劃著自制小船接送學生上學放學,風雨無阻,在“孤島”教學點堅持了21年。直到2016年,幕阜山旅游公里蜿蜒修到了庫區大山,交通出行條件明顯改善。盤山小學并入附近的尺沖小學。王值軍又跟著來到尺沖小學。去年,尺沖小學學生再次分流,王值軍跨鄉鎮來到了高枧鄉中山小學任教。

(資料圖)

(資料圖)
不同的鄉鎮,不同的教學點。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王值軍對大山孩子的溫暖守護沒有變。
王值軍介紹,他剛進入盤山教學點,最初只有3名學生,老師只剩下他一人。而到合并前,學生已增至40多名。老師也增至9人,其中不少是他曾經教過的學生。后來,到尺沖小學任教的9年時間,學校學生也在穩步增長。去年進入高枧鄉中山小學以來,學生2年凈增30多人。

“去年從縣城轉入我校6人,今年從縣城轉入我校11人,再加上省外轉入的,有30多人。全校學生人數,從49人增加到88人。”王值軍說。
當地媳婦李旭芬原是貴州畢節人,前些年與丈夫重組新的家庭,來到崇陽高枧。此前,他們的三個女兒都在貴州上學,去年和今年,3個孩子都轉回來讀書,一個大的去了鄉初中。另外兩個都轉到了中山小學,一個五年級,一個六年級。“這里的條件不差,關鍵是老師很負責很細心。”李旭芬說。
作為崇陽縣最偏遠的教學點,中山小學靠什么留住孩子?
“以前的學校只能采用復式教學,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一起上課。現在單班授課,還安排了專門的音樂、美術老師,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王值軍說,交通條件好了,學校整合后教學條件、師資力量都大大改善。曾經外出打工謀生的村民,開始將孩子送回老家上學。
曾經為學生“擺渡”的時候,王值軍不光要把學生送回家,還要去學生家里詳細了解情況,為一些很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如今,大部分孩子都住校,無需接送。
“孩子們的成長需要學校與家庭共同承擔。我們現在有80多個學生,有70多人住校。每周三和周末,學校都安排校車送他們回家,去看看自己的家人。”王值軍說,這樣一來,他可以花更多時間跟家長交流,助力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