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東縣中藥材種苗繁育中心及示范種植基地。 (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訊 (記者萬雷萌、通訊員楊光明)9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在巴東縣舉辦林下經濟科技成果現場推廣演示活動,來自多省區的林草領域代表齊聚“鄂西林海”,實地觀摩技術成果、交流發展經驗。
巴東作為長江入鄂第一縣,森林覆蓋率達67.53%,增速連續5年居全省前列。同時,巴東位于“華中藥庫”核心區,非常適合林下中藥材種植。
在綠蔥坡鎮三尖觀林場,兩項中央財政林草科技示范項目成為成果展示的核心。2022年落地的“武陵山區林下經濟模式推廣示范”基地,引入省農科院選育的“楚連1號”黃連新品種,實現畝產干黃連322公斤,較普通品種增產16.2%,畝產值增加1.26萬元。該基地創新采用多品種復合經營模式,以湖北貝母實現當年采收畝產值4400元,以黃連和七葉一枝花等保障中長期收益,形成“短期收益靠貝母、長期收益靠黃連等品種”的可持續發展格局。
2025年新實施的“林分質量提升技術應用與示范”項目,探索出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同提升的新路徑。項目對500畝杉木人工林實施定向間伐,留優伐劣,逐步優化林分結構;同時利用林下空間套種湖北貝母,每畝年產達550公斤,基地年產值220萬元。
在巴東縣中藥材種苗繁育中心及示范種植基地,1200畝基地入駐了105個道地藥材品種,構建起“種源—繁育—示范”全鏈條體系,帶動林藥推廣超1000畝。
參觀代表紛紛表示,巴東縣以林下經濟實踐為窗口,不僅展現了生態優先的鮮明底色,更為集體林改相關省區提供了可復制的綠色發展模式。
據湖北省林業局介紹,2025年湖北省林業科技攻關資金超半數投向林下經濟領域。為破解林下經濟技術推廣難題,全省組建了160余人的專家庫,涵蓋省農科院、華中農大及基層鄉土專家,按業態分工開展技術攻關,助力林業科技成果轉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