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畫作品《永不褪色的紅袖章》。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曹雯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曹雯、通訊員賀想)9月5日,全國農民畫創作交流邀請展在黃岡市黃梅戲大劇院開幕。本次展覽以 “繪鄉村新貌,展時代風采” 為主題,設立“紅色印記”“匠心傳承”“鄉風脈動”“沃野新象”四大板塊,面向全國十個省市的知名農民畫鄉,廣邀百名農民畫畫家,征集作品177件,展出130幅精品力作。
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在本次展覽中,當地創新設立“紅色印記”板塊,以藝術之手再現崢嶸歲月,銘刻革命歷史,展現老區新貌。創作者們通過對烽火記憶與英雄故事的當代藝術詮釋,生動呈現紅色基因賦能鄉村振興的嶄新實踐。
此外,“匠心傳承”板塊深入挖掘非遺技藝、文化根魂,展現民間藝術的守正創新;“鄉風脈動”板塊細膩捕捉節慶民俗與鄉情溫度,傳遞淳厚綿長的人文鄉愁;“沃野新象”板塊則聚焦科技興農與生態發展,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宜居宜業的現代田園畫卷。
“農民畫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時代意義。”參展農民畫作者代表鄭伯化表示,紅色題材的農民畫如同一面旗幟,鮮明展現民族精神與文化自信,激勵我們珍惜當下、奮發向前。未來,他將持續深耕紅色題材創作,以畫筆講述人民幸福生活的故事。
“運用農民畫獨特藝術語言,再現大別山精神的深厚內涵。”黃岡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農民畫創作深入挖掘紅色歷史等,持續豐富創作題材與精神表達。
黃岡市美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民畫不僅是民間技藝的展示,更是紅色文化與農耕文明交匯融合的重要載體。它既承載歷史記憶,也奏響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黃岡以畫為窗,為全國農民畫創作者搭建交流互鑒平臺,推動這一藝術形式在傳承中創新、在對話中發展。
黃岡作為中國鄉土繪畫現代轉型與創新發展的重要陣地,是國家首批命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當地農民畫承楚文化之韻,融紅色基因之魂,從魏晉民間彩繪、革命宣傳畫,到汲取刺繡、剪紙等傳統藝術養分,不斷推進藝術創新,歷經千年淬煉,已成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的璀璨名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