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楊歡)初秋的鄖陽區城關鎮洞耳河村,300余畝葡萄種植基地里綠意盎然,一串串飽滿的葡萄掛滿枝頭,陸續進入最佳采摘期。清甜的果香彌漫田間,吸引著眾多市民前來體驗采摘樂趣,一幅“人在園中采,笑從果里來”的豐收圖景在此生動鋪展。
日前,記者踏入洞耳河村葡萄種植基地,目光所及皆是喜人景象:翠綠的藤蔓間,紫紅、翠綠的葡萄串垂墜如瑪瑙,微風拂過,果香伴著葉的清香撲面而來。田間地頭,不少市民提著采摘籃,小心翼翼地挑選、剪下成熟的葡萄,孩子們穿梭在藤蔓間,不時舉起剛摘下的果實與家人分享,歡聲笑語與快門聲交織,滿是田園生活的愜意。

“我們現在成熟的這個葡萄品種叫巨玫瑰,它汁多、肉厚、顆粒飽滿,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味,它的糖分達到19%,每天采摘和批發的有1000多斤。” 城關鎮洞耳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光全手持一串巨玫瑰葡萄,向記者介紹道。他告訴記者,巨玫瑰憑借獨特的風味和優良的品質,一直是基地的“明星品種”,每到成熟季,都能吸引大量市民和收購商前來。

據了解,洞耳河村葡萄種植基地總面積達300余畝,除巨玫瑰外,還精心培育了寒香蜜、陽光玫瑰等4個優質葡萄品種,不同品種錯峰成熟,既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也延長了基地的采摘周期和銷售期。為確保葡萄新鮮度,基地始終堅持“當天采摘、當天送達”的銷售模式,從田間到消費者手中,最大限度保留果實的清甜口感。
“我們賣巨玫瑰葡萄有九年之久了,口感和味道深受廣大朋友的喜愛,每天大概采摘200斤左右,采摘完直接送到十堰專賣店。” 葡萄收購商夏飛一邊組織工人打包葡萄,一邊說道。他告訴記者,憑借穩定的品質和新鮮的配送,洞耳河村的葡萄在十堰市場積累了良好口碑,回頭客眾多,銷量一直十分穩定。

在做好葡萄種植主業的同時,洞耳河村葡萄基地還積極探索高效復合種植新模式,讓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劉光全介紹,利用葡萄地的冬歇期再套種羊肚菌,增加果樹下土地利用價值,發揮山地林下經濟效益。這種“葡萄 + 羊肚菌”的套種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實現了“一田雙收”,有效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如今,洞耳河村的葡萄產業不僅成為村里的特色富民產業,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讓村民在產業發展中收獲滿滿幸福感。
劉光全介紹,巨玫瑰采摘期一直持續到9月底結束,10月陽光玫瑰也即將上市。整個基地年產量大概在32萬斤,年產值200多萬元,帶動30余戶老百姓在基地務工,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