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哲、通訊員陳利波、鄒瑜)“以往過閘等待時間長、移泊比較頻繁,操作不當可能使錨鏈打絞。現在我們從進入錨地、接受安檢到出發過閘,只需要移泊一次,既安全又省時!”9月8日,在宜昌,一位經常通行三峽船閘的貨輪船長如是表示。
長江海事局數據顯示,2025年長江航運智能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以來,截至8月底,已累計排查發現各類風險隱患9.3萬項,為8.76萬艘次船舶提供錨泊服務,協助2.7萬艘次船舶順利完成過閘作業。海巡艇出航時間減少40%,非現場巡航占比達48%,有效增強了轄區動態感知能力。
近年來,長江航運運量和運力不斷攀升,為更好支撐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長江海事局積極推進智慧監管,開發運行長江航運智能管理平臺,實施港航調度一體化、船舶過閘調度一體化、錨地管理一體化,全面推進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

“我們集成航道、水位、氣象等118類、100億條長江航運相關信息,整合各類監管手段,基本實現全要素融通、全過程管控、全場景應用、全流域協同。”長江海事局副局長左中君告訴記者。
在宜昌段,海事部門開發應用三峽過閘船舶交通組織一體化平臺,實現船舶錨泊、移泊、過閘實現一體化調度,平均每艘待閘船舶減少移泊2至3次,節約移泊時間10至15小時。
在黃石段,海事部門試點運行港航一體化系統,統籌船舶進出港申報、泊位分配、貨物調度、拖輪維護等業務,實現“一次申報、平臺受理、一體調度”。自今年5月系統運行以來,錨地日均待泊船舶減少25%,待泊時間平均減少8至9小時,錨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釋放,本質安全明顯提升。

在系列智慧化監管手段的支撐下,長江海事局高效保障了每年近160萬艘次船舶、近19億噸貨物安全進出港,安全維護3800萬人次、400余萬車次安全出行,長江航運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事故指標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