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歆 通訊員 甘紅 狄達
“老師,我需要辦理延遲報到,請問有什么手續需要辦理?”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新生報到前夕,該校地球科學學院收到了2025級碩士新生蔣亮的留言。
9月5日,當同學們忙著收拾行囊到學校報到時,蔣亮卻在開學季選擇延遲報到,躺進了造血干細胞采集室。經過數小時等待,蔣亮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混懸液,他也成為甘肅省第79例、全國第2099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遠方的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這是一場跨越數年的生命之約。
2019年,蔣亮在武漢踏入大學校園。一次,他在街頭路過了一輛獻血車,車身上“中華骨髓庫”的字樣,讓他停下腳步。

沒有絲毫猶豫,蔣亮走上獻血車,留下8毫升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
一顆“生命種子”就此埋下。
入庫后,生活慢慢回歸平淡,采集血樣的事情也逐漸被蔣亮淡忘。他的人生卻經歷了不小的轉折——他從原就讀的大學退學,重新備戰高考,最終考入了蘭州大學,開啟全新的學習生活。幾年前的承諾,也漸漸被學業、科研與考研所覆蓋。今年,蔣亮如愿考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研究生。
不久前,他再次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捐獻時間定在9月初。
沒有絲毫遲疑,他決定獨自去履行這份約定。“不想把緊張情緒帶給家人朋友。”

注射動員劑階段,不少人會擔心身體反應,蔣亮卻異常平靜。他提前查閱資料,了解到會有發燒等輕微反應,覺得“沒什么好怕的”,日常生活里,他保持規律作息、健康飲食,把身體狀態調整到最好。
捐獻當天,甘肅省紅十字人道事務服務中心主任張雅文專程來到醫院,看望正在采集的蔣亮,為他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這份善舉是對‘生命至上、大愛無疆’最生動的詮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也為這名懷有大愛的新生送去祝福與敬意,學院為他線上辦理妥當了相關手續,還為他準備了一份特殊的新生報到紀念禮。
“對我來說,這和平時獻血沒什么區別,看見獻血車,身體允許就上去。”蔣亮把自己的選擇說得云淡風輕。
談及未曾謀面的受捐者,他眼里滿是真誠:“希望他盡快恢復健康,好好感受世界的美好,然后把這份愛繼續傳下去。”他更期待,有更多人能加入中華骨髓庫:“每多一個人登記患者就多一分希望。說不定你的一次舉手之勞,就能幫別人闖過生死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