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通訊員 董志烈 馬衛星
“感謝大家來吊唁我的父親,但所有鄉鄰送的禮金,我家最多只收十元,多一分也不取!”
8月14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邊家坪村48歲的村民覃士剛為76歲因病去世的父親覃兆南辦喪事時,對前來吊唁的所有親友和鄉鄰鄭重宣布一條自家辦喪事的規矩。
他還叮囑喪事的記賬員劉才乾、管賬先生劉克香一定要堅持按照這個規矩辦。他親手在禮簿扉頁寫下“心意至重,禮金至輕”八個字以表明態度。
由于覃士剛平時對村民們十分熱心,只要需要他幫忙,從不拒絕,所以,聞聽他的父親去世,鄉親們紛紛前來吊唁。
鄰居楊大平為表達心意,塞給覃士剛1000元,覃士剛婉拒:“您當年端給我爹的那碗熱雞湯,早抵過千金了。”
管賬先生劉克香說,許多人起初拿的是500元、1000元,最終都被退回,只留下10元。
以往,該村村民人情往來,禮金多在200元以上,在覃士剛的堅持下,最終,前來吊唁的鄉親們都按覃士剛的要求最多只交了10元。
“我記賬30多年,經手紅白事百余場,頭一回見到這樣的禮簿。”記賬員劉才乾翻著簿冊感慨不已,當天前去吊唁的賓客,禮金清一色10元。
喪禮的儀式很簡單。招待鄉親們的流水席,也非常簡樸,食材是農家自己種的菜、養的雞、喂的豬,酒是當地苞谷酒和普通啤酒。
覃士剛為什么堅持喪事簡辦、最多只收十元禮金?
“情大于錢。我雖然不是黨員,但多年受黨的教育,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家脫貧的,我要響應黨的號召移風易俗,不搞人情風,”覃士剛真誠地說,“我父親在世時,長期生病,鄉親們已經給我們家很多幫助了,所以我就堅持禮金最多只收10元,大家表個心意就行了。”
喪禮現場,邊家坪村黨總支部副書記胡宗煜對鄉親們說:“覃士剛家里喪事簡辦,禮金最多只收10元,這在我們村還是頭一次,為鄉親們帶了個好頭。希望鄉親們向他學習,不整‘無事酒’、不搞人情風。鄉親們一起努力,讓我們村的風氣越來越好。”
胡宗煜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村“兩委”正在醞釀出臺《邊家坪村互助公約》,規定紅白事隨禮不超過50元,倡導出工出力、照顧老幼。
“清廉村居建設讓我們村的鄉風文明水平不斷提升。前不久,村里有一名學生考上了985高校、一名學生考上了211高校,都沒有辦升學宴。”邊家坪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正全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