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樓伴晚霞。(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雨欣 攝)
湖北日報評論員 艾丹
9月上旬,30萬名大學新生陸續來武漢報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新生成為“新武漢人”,將用他們的青春視角、成長體驗來為這座城市畫像。
作為全國知名的大學之城,每年的大學迎新都是武漢的重要工作之一。為了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新生更快地了解武漢、熟悉武漢、融入武漢,武漢市和各大高校推出了一系列貼心服務措施,從交通接站、文化體驗到生活關懷,全方位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此外,在漢的一些大型企業、商超、景點也紛紛加入“寵新”的隊伍,比如嵐圖出動百臺迎新專車,從火車站、機場到校園24小時點對點免費服務。用真心、真情關愛新同學,用細心、周到服務新同學,處處流露出武漢山水人文之城的溫暖細膩。
各大城市都將迎新這個節點作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上海,各高校迎新也是精彩紛呈,有院士與新生面對面,有機器人書法互動,還有學院文創相贈;在廣州,有的高校以潮汕文創+美食集市迎接天南地北的學子,立馬圈粉外地學生和家長……迎新時節,不僅各高校熱情度拉滿,各地的美景、美食也頻頻出圈。善于抓住迎新這一波關注度,體現了多維度傳播的文旅思維。“蘇超”帶火江蘇,“村BA”讓貴州走向世界,燒烤讓淄博出圈等等,都從不同的維度在講述城市故事、傳遞地方文化。在武漢,巍巍黃鶴樓與明月同框、兩江四岸燈火璀璨、世紀霞光鋪滿“橘子海”、光谷空軌穿行賽博城市、蒜鳥文創激活老漢口文化,這些文化元素、城市景觀也成為吸引年輕人打卡的流量密碼。
剛剛過去的周末,不少大學新生沉浸式體驗武漢的文化景觀、市井煙火。向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張開懷抱,端出城市的熱情,展現市民的友善,這是一個文明城市的胸襟,也是對人才應有的關愛。幾年前,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讓一座大學之城真正成為人才蓄水池,不妨從迎新這一步開始。讓城市與大學新生建立良好的情感連接,以城市自身的發展為年輕人創造更大的舞臺,讓年輕人更好地融入武漢、愛上武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