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送過大概10趟,記得品牌是東風奕派。”9月9日,霍爾果斯公路口岸,等候出關的國產車排著長隊,“擺渡人”王瑞對“湖北造”新能源車印象深刻。

9月9日,霍爾果斯公路口岸,等待過關的車輛排成長龍。(霍爾果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9月9日,“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集中采訪來到霍爾果斯,探訪鐵路口岸、公路口岸和第六代國門,感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霍爾果斯”一詞,在蒙古語里的意思是“駝隊經過的地方”,在哈薩克語里的意思是“積累財富的地方”。在古代,中原的茶葉和絲綢被運到這里,中轉銷往西方。現在的霍爾果斯,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也是我國最大的汽車出口陸路通道,2024年,從這里出口的汽車多達42.1萬輛。
傳統的汽車出關,都是用“籠車”運輸。相比之下,通過“擺渡人”交付更靈活、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同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免簽政策落地后,在中哈兩國海關、邊檢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自駕出口”出境通關方式得以實現,大量“擺渡人”開始出現。

王瑞接受記者采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戴文輝攝)
“從各處海關監管區把新車接上,開到霍爾果斯公路口岸,辦理通關手續后,通過界橋到達哈薩克斯坦努爾饒爾口岸,完成交付驗收后,再乘跨國客運大巴返回國內。”王瑞以前開貨車,2021年開始接觸這個行業,2024年成為一名全職“擺渡人”。他說,跑一趟大概需要12小時到15小時,報酬是500元,一個月能跑十多趟。

車輛接受海關檢查。(霍爾果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讓王瑞開心的是,通關流程不斷優化,比以前方便多了。“我們提前在手機APP上就能看到預約信息,信息同步到海關系統。車輛到了口岸,通過‘一站式’通關系統,司機都不用下車,掃描一下,數據自動比對,幾秒鐘就能抬起桿放行。整個過程既輕松又省時,讓我們能更快接下一單‘擺渡’。”
目前,有40多個國產汽車品牌從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關,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等。在王瑞印象中,“湖北造”新能源車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霍爾果斯,“上個月,就有300多輛東風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從這里集中發往烏茲別克斯坦,場面不小。”
王瑞初入行時,霍爾果斯有大約700名“擺渡人”,如今,這個數量增至近5000名。一起增長的,是國產車出口的數量:今年1月至7月,霍爾果斯口岸出口汽車21.4萬輛,增長14.6%,創歷史新高;其中,公路口岸出口商品車12.1萬輛,增長25.3%。

車輛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等候過關。(霍爾果斯市委宣傳部供圖)
其實,不止是汽車。今年前7月,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達2638.3萬噸,同比增加2.9%,其中,公路口岸貨運量同比增長36.2%。“以前,進出口商品主要是食品、百貨、紡織品等,如今已拓展到工程機電、農副產品、汽車和高新技術產品等數百個種類,結構不斷優化、附加值不斷提高。”霍爾果斯海關副關長李降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