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仁璽 通訊員 楊雪
9月8日,興山縣昭君鎮小河社區“巧手惠心”工作室內,眾人正加緊趕制一批虎頭鞋。
“這100雙虎頭鞋訂單,將賣到上海去。”小河社區黨支部書記萬紅十分高興,也有些自豪。
“時間自由,不耽誤照顧家,還能賺點零花錢。”55歲的杜元慧一邊靈巧地編織著虎頭鞋,一邊笑著說。曾因照顧孩子陷入就業空檔、缺乏技能的她,如今成了這家手工坊的熟手。“現在有空就做,手快的話,一個月能掙800多元。”
萬紅介紹,在此工作的婦女多數面臨類似困境:家中有老人或小孩要照顧,同時就業技能不足、年齡不上不下,希望有份彈性靈活的工作。如今有了家門口的“飯碗”,又有社區做后盾,勞動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巧手惠心”手工坊的創立源于一次偶然的嘗試。小河社區駐村第一書記陳行瓊愛好手工制作,起初只是帶著社區“兩委”成員摸索編織,沒想到編出的水果籃、首飾盒很受市場歡迎。2023年,小河社區憑借此項目參加興山縣第二屆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獲二等獎,2萬元獎金成為工作室的啟動資金。
從最初的簡易編織品,到扭扭棒花束、非遺宋錦飾品,再到如今熱銷的虎頭鞋,“巧手惠心”手工坊的產品始終緊跟市場需求、持續推陳出新,現已拓展至20余種。通過線上直播帶貨與線下渠道推廣,截至目前銷售額達15萬元,產品不僅熱銷宜昌周邊,還遠銷至大連、上海等地。
而在昭君鎮香溪社區,“邦富制皂”手工坊也成為社區老年人、殘疾人和留守婦女的新去處。
走進“邦富制皂”手工坊,“昭君美人皂”、艾草線香、車載香薰等產品整齊排列,包裝上精美的昭君元素格外醒目。殘疾人劉竟成正專注地打包香皂,左手的假肢動作雖緩慢些卻很穩當,“在這里做手工,既能學手藝,還能和大家說說笑,一次掙幾十到一百元,讓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香溪社區黨支部書記唐媛媛介紹,社區有60歲以上老人1356人,殘疾人222人。2023年下半年,社區投入3萬元集體收入創辦手工坊,專門吸納老年人、殘疾人和留守婦女就業。“如今,已有50余名居民在此就業,其中殘疾人10余名。”她說。
“今年已開展5次技術培訓,產品從最初的美人香皂擴展到融入昭君元素的香薰、香囊等系列,銷路也從宜昌拓展到江蘇等地。”唐媛媛說,預計2025年銷售額能突破10萬元。“接下來我們要學做串珠香牌,再通過直播拓銷路,讓更多人在家門口掙錢。”
據了解,近年來興山縣持續抓實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工作,通過就業指導、崗位推介、專項招聘、技能培訓等舉措,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重點援助,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與特殊困難群體就業權益。目前,全縣已建成8個鄉鎮“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常態化、多形式開展就業服務。僅2025年以來,已幫助866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