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在洪湖底泥洗脫生態修復試驗區,野菱、野蓮、苦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蓬勃生長,“水下森林”初具雛形。
2024年,洪湖試點實施“底泥洗脫+生態修復”新技術,由中建三局組建專業團隊。試驗區位于洪湖張大口閘上游約1.5公里處,面積約5萬平米。通過底泥洗脫,削減湖泊內源污染,提升水體透明度,營造水生植物良好生長環境,以原生水生植物自然復蘇為主,人工補種水生植物為輔,構建水生植物群落,持續改善水質。
今年5月,試驗區重現“水草豐茂、魚翔淺底”的景象。據檢測報告顯示:水質實現了“降磷退V”目標,達到Ⅲ類標準,植物覆蓋率超80%,水體自凈能力顯著增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陳剛 王宗平 攝)

8月27日,在洪湖底泥洗脫生態修復試驗區,野菱、野蓮、苦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蓬勃生長,“水下森林”初具雛形。

8月27日,在洪湖底泥洗脫生態修復試驗區,野菱、野蓮、苦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蓬勃生長,“水下森林”初具雛形。

8月27日,在洪湖底泥洗脫生態修復試驗區,工作人員查看水生植物生長情況。

8月27日,在洪湖底泥洗脫生態修復試驗區,工作人員查看水生植物生長情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