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活水如何澆灌山鄉沃土?在南漳縣,一支由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組成的隊伍,用科技賦能農特產業,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驅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徑。

近日,南漳縣裕農菌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祖亮到高鐵站,迎接前來指導的湖北省農科院科技特派員王瓊博士一行。2019年香菇產業規模化起步時,因菌棒生產依賴木屑、麥麩皮和石膏粉,成本高、競爭力弱,發展一度陷入瓶頸。

2021年,王瓊博士的到來,為企業帶來了破題的“金鑰匙”——菌菇輕簡高效栽培實用技術。
湖北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科技特派員王瓊說:“利用秸稈等農業副產物進行科學配比制作菌棒,結合菌種優選,提升菌菇品質;同時利用研發的微生物復合菌劑,將廢棄菌棒制成有機肥用于果蔬種植,實現了菌棒的循環利用。”
科技賦能效果顯著,菌棒成本降低。單價1.2元一斤的麥麩皮部分被0.3元一斤的玉米芯替代。
南漳縣裕農菌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祖亮說:“現在我們投資一個菌袋成本減少兩毛,每一袋的菌袋增值在五毛左右,這樣一去一來就增效六七毛。”
成本降低后,裕農菌業乘勢而上,建基地、添設備,年產200萬袋優質菌棒供應給周邊農戶。公司推行“三包一保底”模式,輻射帶動全縣8個鎮46個村約1.2萬名農戶增收。

科技助力不止于生產。在王瓊博士技術團隊的持續助力下,裕農菌業進軍精深加工領域。當地的果蔬經過低溫脆化處理后,成為俏銷東南亞的網紅零食,每包售價達2美元。這條生產線日均消耗農產品10噸,有效帶動周邊1000多畝訂單種植。
南漳縣裕農菌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祖亮說:“我們的果蔬脆,包括現在的白果酥等,在帶進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以后,在那邊很受歡迎。今年我們在東南亞市場銷售額可同比增長40%,力爭今年在馬來西亞的年產值能達到6000萬元。”

目前,裕農菌業發展勢頭強勁,正安裝調試健康功能茶飲生產線,投產后年可消化白果300萬斤,聯農帶農效益預計再提升30%,全年產值預計突破2億元。
湖北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科技特派員王瓊說:“我們將繼續豐富菌菇、特色果蔬、食藥資源等特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開發出更多面向海外市場的新產品。此外還會進一步開展農業副產物的高值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信息化工廠的建設等,共同促進產業做大做強。”
目前,南漳縣已建成湖北科技特派員工作站8個,聯絡駐站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及橫向駐站專家共53人。這些工作站不僅是日常科技服務的陣地,更成為組團定向服務全縣30家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重要平臺。通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等“三新”技術30余項,培訓農業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農技推廣人才1000多人次。(湖北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 張鵬亮 程思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