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紀宏新 攝
湖北日報訊(記者萬雷萌、通訊員朱江、紀宏新)全球規模最大的恐龍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的埋藏年代首次被精確測定!9月11日,國際SCI權威期刊《地球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發表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的論文,認定該化石群距今約8600萬年,為研究白堊紀晚期恐龍演化及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位于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于1995年被發現。據鄖陽地質博物館負責人胡永國介紹,該區域保守估計埋藏恐龍蛋化石超過30萬枚,被專家認定為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規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龍蛋化石群之一。然而,這些化石的具體形成年代與成因,長期制約著相關研究的深入。

通訊員 紀宏新 攝

通訊員 紀宏新 攝
轉機出現在2023年底——科學家在青龍山恐龍蛋化石遺址1號館,偶然發現3枚內部充填方解石晶體的恐龍蛋化石。這些化石不僅有明確地層記錄,其特殊的方解石結構更成為年代測定的“關鍵材料”。隨后,在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下,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聯合陜西省地質調查院、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聯合科研團隊展開攻關。采用碳酸鹽激光剝蝕鈾鉛定年技術,經過多次驗證和四個月的系統檢測,最終在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院同位素實驗室完成恐龍蛋組分礦物年齡測定。
“依據鈾元素放射性衰變固定速率,我們精確算出方解石結晶時間,與恐龍蛋演化研究的推測結果高度吻合,鎖定為距今8600萬年左右。”聯合科研團隊成員、論文通訊作者、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璧介紹。

通訊員 紀宏新 攝
“這一年代恰逢白堊紀晚期全球氣候轉型關鍵期——地球正從溫室氣候向相對涼爽狀態轉變。”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論文共同作者張蜀康指出,該成果為全球恐龍蛋化石埋藏時間對比、演化脈絡梳理提供新思路,更首次將碳酸鹽定年技術應用于白堊紀恐龍蛋研究,這一方法論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悉,本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論文第一作者為陜西省地質調查院陳清敏博士。趙璧表示,該成果填補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年代學研究空白,是中國科研團隊在古生物測年領域發出的“中國聲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