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艷華、劉鄲、通訊員李斌)湖北農村農業“含綠量”和“含金量”成色更足了。發布會上,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蔡黨明介紹,“十四五”以來,湖北農業綠色發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三品一標”農產品,即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在農產品消費市場上,它們是妥妥的“優等生”和搶手貨。湖北目前已有3286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潛江小龍蝦、秭歸臍橙、赤壁青磚茶、京山橋米等都名列其中,“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面積1280萬畝。
這么多優秀的農產品,是如何“修煉”出來的?翻開荊楚鄉村畫卷,背后是農業正向綠色發展快速轉型。近年來,湖北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智慧農業,不斷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逐漸形成產地優美、產品優質、產業優化的綠色生產格局。
在湖北,以綠色生產方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湖北投入21億多元改造治理標準化養殖池塘162萬畝,建設國家級水產生態養殖和健康養殖示范區16個;建設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41家,畜禽規模化養殖率達到73.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提高至79%。
給農業生產減“肥”、減藥,秸稈利用率更高,地膜得到有效回收……湖北的農業生產更“干凈清爽”。近年來,湖北以科技創新推動農業減排增效,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一系列數據體現了轉型成績:化肥施用量連續12年負增長、農藥使用量連續10年下降、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提升至95%,全省地膜回收率提升至87%,較“十三五”末提高7個百分點,有效防范農田“白色污染”。
農業“含綠量”更足,農村生態更美了。黃陂“木蘭故里覓鄉愁”、谷城“生態堰河·醉美鄉村”、興山“昭君故里·香溪和韻”等20條和美鄉村樣板帶,掀起鄉村旅游新熱潮,農村逐步走上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