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晚,漢口江灘三陽廣場星河璀璨,4000架無人機編隊集群在此進行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彩排,以浩渺江天為幕布,在百米高空繪制出“星光”畫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少哲 攝)
湖北日報評論員
今年的長江文化藝術季,是站在新起點上,以新作為展現新氣象的一場文化藝術盛宴。
去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深情寄語荊楚大地“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明確要求“系統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加強長江文明溯源研究和傳播展示”。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今年全省“新春第一會”,部署重點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能力。其中,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文化影響力,賦予支點建設以豐富的人文內涵、文化底蘊、文旅支撐。
今年4月召開的湖北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以全球視野重構湖北文旅發展坐標,以文化之韻加注山川之美,以創新之墨暈染大地之景,更大力度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筆耕不輟書寫“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
連通“國之大者”和“省之要事”的一系列大場景、大氣象、大作為,為我們繼續抒發對長江母親河的深情禮贊、保護傳承多樣競輝的長江文化筑基蓄能,為我們加強流域同心協作的廣度和深度、以長江文化建設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聚力蓄勢。
藝術季的打開方式在變。比如更豐富的展陳形式、更鮮活的藝術表達、更廣闊的傳播維度。從流域省市共展文明瑰寶,到中外藝術家共譜江河樂章;從傳統技藝的現代表達,到數字技術活化千年文物,今年的長江文化藝術季進一步求新、創新、出新,著力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產業的深度融合,讓沉睡的歷史資源“活”起來、靜態的文化符號“走”出去,讓長江文化更加貼近現代生活、煥發新的光彩。
藝術季面向世界、增進交流的內核不變。長江文明源遠流長,其蘊含的生生不息的韌勁、開放包容的胸襟、勇立潮頭的氣魄,早已熔鑄中華文化基因。透過長江文化藝術季這一窗口,更多的人們將看到沿線各地如何以實際行動助推長江文化多元發展,如何強化“共飲一江水”的情感紐帶,如何凝聚“共謀一盤棋”的發展共識;世界也將再一次從中深入閱讀中國文化的開放姿態與發展邏輯:在互動中感受溫度,在協作中建立信任,在交流中尋找共識,共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百花園。
文化興則支點興,文化強則支點強。唱響長江文化與支點建設的雄渾交響,把深沉的長江文化力量轉化為強勁的支點建設能量,把多彩的長江文化活力鋪展進人民群眾的生活,我們所投身的光榮而偉大的事業將和新的長江故事一起翻開新的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