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芳婷 馮袁玥
山峰在眼前起伏,御劍飛行的氣流仿佛擦過耳際;秦皇陵深處,幽暗甬道在VR眼鏡中無聲延展;剛剛還穿著現代T恤,眨眼間AI已為你披上唐代襦裙……
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化身未來文旅試驗場,來自全國的科技企業帶來一系列突破想象的創新體驗。觀眾排隊嘗試各種黑科技項目,體驗未來旅游的奇妙形態。

VR穿越帶你御劍武當、探秘秦陵
在湖北數字文旅體驗館,“逍遙武當”項目前大排長龍。這項由湖北紫荊未來科技打造的首個“VR+文化”項目,通過大空間精細定位和沉浸式體驗技術,完整再現了武當山九宮八觀、72峰、36巖、24澗的奇觀。現場觀眾不僅能夠觀賞風景,還能體驗御劍飛行、學習太極拳等互動項目。
“畫面的高質感與高仿真讓我印象深刻,再搭配上全景音效,確實有身臨其境的逼真度。就像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場景,可以在家實現跨越世界。”來自寧波的展商高偉體驗后連連贊嘆。
展臺工作人員匡一心介紹:“今年來,我們已經在武漢開有三家體驗店,市場反響熱烈,日均營業額穩定在萬元以上。”

與前幾年相比,現在的VR虛擬技術不僅更加逼真,還在體感反饋、多人協同、大空間定位等方面取得突破,可廣泛應用于博物館、科技館探秘科普等場景。
在上海館,沉浸元(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帶來大空間探險體驗項目“神秘的秦陵”,讓觀眾佩戴VR眼鏡和手持柄,沉浸式探秘秦陵內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文旅項目的體驗邊界。”公司負責人徐瑩表示,“通過大空間建模技術,我們讓玩家可一窺無人涉足過的秦陵內部,這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文化體驗方式的革命。”
我的宇宙(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烈空爪》體驗項目,則展現了VR技術在多人協作方面的突破。目前已在全國各地開有50余家體驗店,《悟空重返西游》《絕境突圍》《登陸火星》等虛擬游戲項目廣受玩家好評。
武漢分公司負責人周紅星介紹:“我們在團隊競技、神經反饋體感背心上有了新突破,玩家能在不同場景中無縫切換。”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技術正在改變文旅產業的傳統模式。“通過虛擬技術,我們能將舊廠房、舊街區改造成新的沉浸體驗項目,這為缺乏傳統文旅資源的地區提供了發展新路徑。VR技術不再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而成為打破地域限制、創造新型文旅體驗的重要工具。”
用數字魔法改變旅行體驗
如果說VR技術帶來了空間穿越,那么AI數字人則創造了身份轉換的魔法。
北京弘視科技的全息旅拍裝置前,來自孝感的孫阿姨剛剛體驗完AI換裝,滿意地拿著打印好的照片:“真實旅拍可能搶不到機位,或者光線不好,但AI拍照又快又美,還省去了PS。”
該裝置可選擇古風、異域等幾十種場景,一秒換裝,半分鐘生成10秒視頻。公司創始人雷健表示:“我們正在全國多地景區推廣,景區歡迎度很高。”

展場內,華視集團的屏形機器人在場館內自主游走,不時與觀眾互動。這款采用工業級透明OLED面板的機器人,能夠自主導航和避障,變被動應答為主動迎賓。“它就像一個移動的專業版deepseek,能引路、翻譯、回答各種問題。”華視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AI導游的出現,預示著文旅服務正在向智能化、個性化、全天候方向演進。
華視集團的閃寶數字人平臺則展示了AI數字人的全場景應用能力。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游客體驗,更從根本上改變了文旅服務的提供方式——數字人永不疲倦,可以隨時提供一致的高質量服務,這為文旅行業解決了人力成本高、服務質量不穩定的痛點。

從VR到AI,從沉浸式體驗到智能服務,本屆文博會清晰地展示了高科技如何重塑文旅產業。這些創新技術正在創造新玩法、開拓新市場、建立新模式,讓“高科技+文旅”從概念走向現實,讓每個普通游客都能成為自己旅行故事的“頭號玩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