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恒 通訊員 謝卓維 馮夏雪 王越
跨過浩瀚長江,一座座高架穿城而過,構成大武漢奔流不息的交通動脈。橋上車流穿梭,橋下卻別有洞天——綠茵場上的射門聲、籃球場上的叫好聲、兒童的歡笑聲,正從城市的“邊角地帶”傳來。
隨著武漢市“四線一口”(鐵路、高速公路、快速路、進出城道路及入城口)環境整治及“小微空間”改造不斷深化,一批曾被遺忘的橋下空間、橋邊荒地,正蛻變為人民群眾觸手可及的體育公園。
“下再大的雨也能踢球”
臟亂角落變身人氣球場
9月10日上午,武漢市洪山區烽火路一帶突然降下大雨。然而,在楊泗港快速通道下方的一片足球場,卻有幾名球迷正興致勃勃地玩著射門游戲。
“今年暑期,武漢經歷了幾場暴雨,但我們這兒憑借橋下空間的獨特優勢,基本沒受天氣影響,每場都預約爆滿。”洪山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運營總監周舟介紹,自7月正式開業以來,這里每天接待200人次至300人次,人氣持續高漲。
馬路對面,12片嶄新的網球場靜臥于橢圓形匝道的環抱中,靜待第一批網球愛好者的到來。
半年前,這處位于楊泗港快速通道與烽火路交會處的地塊,還是一片黃土,垃圾成堆。
洪山區城管局市容秩序科負責人畢峰回憶,這里此前常有居民種菜、倒垃圾,不僅影響景觀,更存在安全隱患。
借武漢市推進“四線一口”環境整治與“小微空間”改造之機,洪山區積極清運垃圾、平整土地,與企業合作,在快速路下的有限空間里,布局網球與足球業態,盤活快速路沿線閑置的“邊角料”。
“鄭欽文奧運奪冠帶動了武漢網球熱,我們希望借此打造專業培訓基地。”武漢市好燃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部負責人游鋮透露,9月20日這里將舉辦青少年網球積分賽,推動網球運動普及。足球場已在暑期承辦“晚報杯”青少年賽事,每晚吸引超千人次參與。
據介紹,足球場從上午9時至下午2時,免費為市民開放,只需提前預約,就能體驗別樣的橋下足球。網球場也預計在上午9時前設立低免時段,讓更多市民參與全民健身的熱潮中。
“就像請了個健身教練”
凈水廠上建起現代體育公園
沿著高架在空中畫個弧線,同樣精彩的蛻變發生在江岸區。金橋大道立交旁,一座集智能體測、科學健身、兒童游樂于一體的全齡體育公園里,市民正在鍛煉嬉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園地下還“藏”著華中首座全地下式凈水廠,每日可處理10萬噸污水,用于綠化灌溉和生態補水。其所屬的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榮獲2024年IWA全球項目創新獎銀獎,這一獎項被譽為水處理領域的“諾貝爾獎”。
盡管地下清泉持續為城市綠地注入活力,地上部分卻有很長一段時間被人遺忘,成為閑置荒地。
今年以來,江岸區城管、水務、文旅等多個部門協同推進,對該地塊實施系統性改造,一座全齡化現代體育公園迅速落成。
“下樓5分鐘就到,孩子天天都要來!”家住附近的丁爹爹帶著孫子在公園里邊玩邊說。園區引入單方位體測亭、智能競賽車等國內領先的智能化健身設備。“數據一目了然,鍛煉更有針對性了,像是請了個‘智能健身教練’!”一位正使用體測亭的市民稱贊。
清晨老人晨練,下午親子嬉戲,傍晚的球類活動將全民健身氛圍推向高潮……多元空間設計真正實現了“全齡友好、全民健身”。
地底碧波潤城、地面市民躍動、橋上車流如織。金橋體育公園成功打破傳統污水處理廠的“鄰避”效應,轉變為深受群眾歡迎的“鄰利”工程。如今,這里日均接待市民超1000人次,累計游園人次突破26萬。
“兩處空間的煥新,是武漢探索高密度城區空間復合利用的生動縮影。”武漢市城管執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橋下閑置地雖然面積不大、分布零散,但經過精心雕琢,每一處都可成為讓人民各有所樂的“黃金地塊”。
近年來,快速路下的空間蛻變不止于此:在楊泗港快速通道漢陽段,向陽冰雪輪體育公園里,一群滑板愛好者旋轉跳躍,盡顯活力;黃埔大街立交橋下,輕軌列車穿行而過,打扮時尚的女孩正自拍打卡這一“火出圈”的攝影新地標;而在硚孝高速東山互通橋下,88畝的苗木基地綠意盎然,悄然裝點城市面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