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現象級歌劇《沂蒙山》亮相2025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文漪
見習記者 甄子萱
“巍巍蒙山高,親親沂水長,我們都是你的兒女,你是永遠的爹娘……”9月14日,2025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中央舞臺上,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歌劇《沂蒙山》的經典唱段響起,厚重深情的唱詞瞬間攫住了現場每一位觀眾的心。
歌聲如沂水般流淌,漫過寂靜的觀眾席。許多人屏息凝神,眼中泛起淚光,仿佛被帶回到那個烽火連天卻信念如山的年代。幾分鐘選段的演唱,不僅是一輪藝術的呈現,更是一次精神的共鳴。
自2018年首演以來,《沂蒙山》已斬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等中國舞臺藝術領域重要獎項,實現國家級文藝獎項的“全滿貫”。開演近7年,歌劇《沂蒙山》用300余場的獻唱走遍大江南北,湖北是其演出頻次最高的省份之一。在2024年的巡演收官站上,《沂蒙山》來到武漢琴臺大劇院,精致的布景、生動的表演、動人的音樂令在場觀眾為之動容。
劇中,海棠為保護八路軍后代犧牲親骨肉、林生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等情節,都源自真實的歷史故事。“這些不是藝術虛構,而是用血肉之軀鑄就的英雄豐碑。”全劇音樂指導冉令珂介紹道。
“英雄”從不是某種固定的稱號,背后是千萬普通人于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在平凡歲月中的默默堅守。《沂蒙山》所謳歌的,是戰火之中軍民同生共死的壯烈情懷,也恰如湖北人民在抗疫時白衣執甲、向險而行的勇毅,在洪峰中萬眾一心、守護家園的堅韌,亦如大別山革命老區“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那般凜然的鐵骨錚錚。
再度來鄂展演,《沂蒙山》劇組有著自己的考量。冉令珂認為:“湖北是一片深植紅色基因的土地,沂蒙精神所強調的‘黨群同心、軍民情深’,與湖北人民在抗疫、抗洪中表現出來的眾志成城、命運與共的精神氣質高度契合。我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完成一場跨越山河的精神對話。”
在劇中飾演男主角林生的老將田瑞雪,已隨該劇巡演6年,親身見證了《沂蒙山》從初創到成熟的每一步歷程。本次博覽會,面對更多普通觀眾,他與團隊特意選取劇中與劇尾兩段旋律性強、情感充沛的唱段重新編排,“既要便于傳唱,也要契合氛圍”。盡管只是短短幾分鐘的演出,團隊仍提前半個多月進行針對性排練,反復磨合銜接與情緒轉換。
與田瑞雪相比,飾演女主海棠的周紫璇在本次博覽會上迎來自己的首秀。這個還在中國音樂學院攻讀博士的山東姑娘,今年剛剛通過全國選拔成為新任女主角。
“全國有好幾十人報名,很多博士都來了。”周紫璇回憶起選拔時的情景,仍難抑激動。她從讀本科時就開始演唱《沂蒙山》的選段,現在真正站在這個劇目的舞臺上。
飾演海棠一角對她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海棠的丈夫和舅舅都為保護八路軍而犧牲,需要表現極大的情感張力。“她是一個非常堅強、偉大的人。”周紫璇這樣理解這個角色。雖然是第一次正式演出,她仍盡可能地將對家鄉、對藝術、對沂蒙精神的理解,融匯于舞臺上的每個細節,讓沂蒙精神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蒙山巍巍,沂水長長。一曲唱罷,現場掌聲如潮水般涌向舞臺,久久不息。從山東到湖北,從劇院到博覽會,從專業愛好者到普通市民,沂蒙精神的內涵隨著歌聲不斷傳揚。據悉,本月26日、27日,該劇還將在洪山禮堂連續上演兩場,以藝術為橋,續寫鄂魯兩地情深的時代新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