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他,才華橫溢,在篆刻、書法、攝影、詩詞、地圖研究方面均獨樹一幟;他,個性鮮明,其一生經歷豐富,曲折跌宕堪稱傳奇。
如今,這位藝術家永遠停下了他手中的刻刀、毛筆和相機,停下了他終生熱愛的藝術創作,溘然離去。
9月13日,湖北知名藝術家魯家雄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武漢蔡甸玉筍山殯儀館舉行,湖北文藝界人士及親友百余人前往,送別這位成就卓然的多棲藝術家。
此前,魯家雄先生于9月10日晚在武漢家中病逝,享年78歲。

魯家雄,號魯石、鹵石、大江之子,1948年3月生于湖北潛江。他自幼聰明好學,多才多藝,在書法、篆刻、攝影、詩詞、楹聯、音樂及地圖編制等方面均興趣濃厚,終生研習創作不輟,取得了不俗造詣和豐碩成果。60年多來,他創作的書法篆刻等作品已逾萬件。

魯家雄篆刻作品
魯家雄精于金石篆刻,其篆刻師從西泠印社名家、中國當代篆刻泰斗級人物汪新士先生,為汪氏篆刻得意傳人之一,其篆刻作品雍容典雅,工穩雄渾,既傳承西泠印社一脈,又融合個人創新,別具一格,不斷創造印壇新意。

魯家雄篆刻作品《百壽圖》
2021年,為獻禮建黨百年,魯家雄曾歷時一年完成大型篆刻作品《百壽圖》,該作品以101方不同印章組成,每方篆刻的“壽”字陰陽結合,形態各異,展現了深厚的功力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魯家雄書法作品
魯家雄的書法作品以草篆行世,被譽為“中國草篆第一人”,書風疏狂奇崛,雄健滄桑,自成一格,在書法界影響深遠。業內人士將魯氏草篆稱為“魯篆”。2018年,其作品集《魯篆集》出版,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協原副主席劉富道為該書作序,認為其作品從書藝美感和文學底蘊看,皆具大家氣象。

魯家雄還是一位資深的攝影家、長江研究專家,2022年,他獨立策劃、創作和主編的《萬里長江地圖長卷》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該長卷總長22.8米,將水文地理繪成藝術長卷,開創了“地圖美學”先河,在當年轟動一時。

“當年,他將自己綁在直升機的起落架上,手拿攝像機隨機航拍,從長江源頭一直拍到入海口,最終推出了這部宏幅巨制《萬里長江地圖長卷》,卷中把沿江著名景區用特寫鏡頭標出,并配以他自篆印文、自刻的印章,堪稱舉世驚嘆之作。”魯家雄摯友、武漢輕工大學教授鄒志生回憶。

魯家雄(右)與友人探討書藝
魯家雄還是一位優秀的詩人,詩詞創作頗豐,風格豪邁。其創作的七言古風《長江酒歌》,把長江之水喻為美酒:“唐古拉山一酒泉,美酒沁出冰雪間。初為涓流清可鑒,繼為洪濤直通天……”,想象奇崛,氣勢不凡,在湖北詩壇傳唱一時。

魯家雄自書其七言長詩《長江酒歌》
斯人已去,藝術風范長存。連日來,魯家雄辭世的消息傳出后,熟悉他的文藝界人士紛紛表示深切緬懷。
“家雄先生最為可貴的,是他植根大地的藝術赤誠。他畢生追求‘人民藝術家’的純粹稱號,以布衣之身踐行‘以作品立世’的信仰,不媚于權貴,不惑于市場。”作家、學者朱湘山撰文稱,斯人雖已逝,但其草篆間奔騰的生命力、刀筆下挺立的文化脊梁,必將如長江之水,繼續激蕩后來者的心靈。

魯家雄晚年教學生學篆刻
書法家魯家武撰挽聯一副,以表緬懷:“縈迴楚水,難留漢上怪才,藝星隕落,風猷宛在;浩蕩天風,痛悼大江之子,蕓帙流芳,德范長存。”

魯家雄(右一)與好友及學生在一起
魯家雄晚年多病,但他仍十分樂觀開朗,在不懈創作的同時,致力于培養后輩人才。“魯老師是心懷大愛的長者,傳授技藝傾盡全力,誨人不倦,他的藝術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魯家雄弟子方龍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