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常少華
近日,一場關于預制菜的爭論成為輿論焦點。
這場爭論折射出我國食品工業現代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如產業規范、消費者權益和食品安全等。面對預制菜這一新興業態,我們應該以理性科學的態度加以審視,以規范有序的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食品工業技術進步,預制菜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成為連接農業生產和餐飲消費的重要紐帶。對預制菜不能全盤否定,當用全面的、發展的、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預制菜不僅有效降低了餐飲企業的運營成本,提升了出餐效率和標準化水平,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更便捷的用餐選擇。
消費者關于預制菜的擔憂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營養價值和知情權保障等方面。這些擔憂確實反映了行業發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此次爭論將消費者的長期隱憂上升為公共話題,應被視作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一次契機。
如何建立更加透明、誠信的消費環境,是這次爭論對食品行業的重要啟示。這既是廣大消費者的心聲,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知道自己支付的價格對應的是怎樣的產品和服務,并在此基礎上作出自主選擇。餐飲企業若使用預制菜而不明確告知,既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不利于建立長期穩定的信任關系。
預制菜產業規范發展關乎民生福祉和經濟發展。從長遠看,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多方協同發力。首先要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覆蓋預制菜全產業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對原料溯源、生產工藝、添加劑使用、標簽標識等作出明確規定。其次需強化監管執法,實施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對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最重要的是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制度,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目前,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通過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將是預制菜從爭議焦點轉變為規范節點的轉折點。屆時,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也將首次納入強制信息披露范疇。積極推動預制菜產業規范化、透明化,既需要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也需要行業企業的自律擔當,更需要廣大消費者的理性參與。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產業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雙贏,讓現代食品工業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