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漫步于昭君廣場外的香溪河畔,微風輕拂,碧波溫柔蕩漾,天光云影在河面交織,仿佛一幅徐徐展開的靈動畫卷。忽然,一陣清越的鳥鳴聲如靈動的音符般飄入耳中,抬眼望去,三十余只白鷺在淺灘之上翩然起舞。它們時而優雅低頭,精準迅速地啄食水中魚蝦;時而振翅高飛,掠過波光粼粼的水面,潔白的羽翼在陽光下泛著柔和光澤,恰似散落人間的云朵,將這片水域裝點得如夢似幻。


生態修復:數據彰顯香溪河煥新顏
香溪河的美,不只于眼前白鷺的靈動身姿,更在于其背后生態修復的顯著成效。據環保部門監測數據,近年來,香溪河水體透明度大幅提升,現已穩定達到1米以上,河水清澈見底。透過澄澈的河水,游魚在水草間歡快地穿梭嬉戲,河底的鵝卵石泛著溫潤的光澤,仿佛在靜靜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同時,魚類種群數量較五年前增長了兩倍有余,豐富的魚類資源為候鳥提供了豐饒的食物來源和棲息場所。這些詳實的數據,是香溪河生態修復工作成效斐然的有力證明,更是當地政府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寫照。

和諧共生:白鷺與市民共譜生態和弦
在香溪河畔,白鷺宛如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鮮活見證者。鏡頭之下,一只白鷺幼雛正奮力撲棱著稚嫩的翅膀練習起飛,水珠從它蓬松的羽毛上滾落,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仿佛是成長的勛章;兩只成年白鷺親密依偎,用長長的喙互相梳理著羽毛,盡顯溫情與愛意,仿佛在訴說著彼此的依賴;幾只大膽的野鴨悠然自得地游至岸邊,與駐足觀賞的市民僅隔數米之遙,它們神態自若,仿佛在與人分享這份和諧與美好。
這些鮮活的畫面通過短視頻平臺廣泛傳播后,迅速引發了全國網友的驚嘆與點贊。大家紛紛留言,為香溪河的生態之美點贊,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人類保護生態的努力。河畔步道上,三三兩兩的市民駐足觀望,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對這片美景的陶醉與珍惜;幾個孩童舉著望遠鏡興奮地追逐著鳥影,清脆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那是對大自然最純真的喜愛。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正是昭君故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注腳。

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守護香溪河生態
香溪河生態的華麗轉身,離不開當地政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自2018年啟動香溪河綜合治理工程以來,當地政府精心規劃、多管齊下。在河中心修建了三座島嶼,為鳥類和水生生物打造了更多的棲息空間,讓它們能夠在這里安居樂業;在河的兩邊修建生態護坡,不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還為河流增添了一道綠色的風景線,使香溪河更具生機與活力;古洞口電站合理放生態水,確保河水常年不干,維持了河流的生態平衡,為水生生物提供了穩定的生存環境。

同時,當地政府嚴格禁止河岸線內的任何開發活動,從源頭上保護了香溪河的生態環境。在沿岸種植了大量的白果、桂花樹等水生植物,這些植物不僅美化了環境,還為鳥類提供了隱蔽的場所,讓它們能夠安心地棲息和繁衍。通過這些綜合措施,河流的自凈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香溪河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全面改善,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生態啟示:香溪河模式引領綠色發展新風尚
香溪河的生態蝶變,不僅為當地居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環境,也為其他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深刻地告訴我們,生態文明建設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和付出。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香溪河模式,正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它以其成功的經驗和顯著的成效,引領著更多地區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在這個模式下,我們看到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看到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當清澈的河水重新在香溪河畔潺潺流淌,當自由的生靈重返這片美麗的家園,這座千年古城正以最生動的姿態,向世界展示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卓越成果。香溪河畔的白鷺舞,不僅舞出了生態新顏,更舞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讓我們攜手共進,像守護眼睛一樣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讓生態文明之花在中華大地上絢麗綻放,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美麗、宜居的家園。
(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鐘建華)部分圖片由興山融媒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