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拾光森林寵物生命紀念館(圖源新華社)
湖北日報評論員 張雙雙
在現代社會,寵物不再僅僅是動物,更是許多人的親密家人和情感寄托。當這些“毛孩子”走完短暫一生時,它們的“身后事”——寵物殯葬,正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行業。
寵物殯葬指由寵物尸體處理延展的一系列寵物死后服務,包含寵物尸體清理、寵物安葬、寵物骨灰處理以及寵物標本、紀念品制作等。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國經營范圍含“寵物殯葬”服務的企業超8000家,其中多數注冊于近3年。寵物殯葬服務悄然興起,滿足了部分養寵人士的現實需求,為妥善處理寵物尸體、減少污染等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行業存在無證經營、虛假宣傳、收費混亂等情況。
由于場地、設備成本等原因,一些企業沒有取得正規資質,在偏僻民房、廠區,甚至用非法改裝的廂式貨車充當“移動火化車”焚燒寵物尸體,存在極大消防風險。還有些不良商家為加快回本周期欺騙消費者,甚至拿草木灰來冒充骨灰,在基礎套餐里隱形捆綁其他項目,比如基礎火化搭配高價骨灰盒、告別儀式等,通過“盡善盡美”“不留遺憾”等話術誘導消費,收費混亂,損害消費者權益。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寵物殯葬行業存在許多需要規范的方面,比如準入門檻、服務模式、收費標準、糾紛處理和權益保障等。但由于涉及市場監管、環保等諸多部門,監管尚屬空白,很多規則也依然處于缺席狀態。要使這個新興產業進入規范化賽道,需要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互配合,充分尊重市場客觀規律,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問題,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
一方面要完善相關法規標準,進一步明確寵物診療機構、飼養寵物單位及個人等應履行寵物無害化處理責任;另一方面,結合實際完善寵物尸體無害化處理體系,加強規劃布局寵物無害化處理機構和場所,優化寵物尸體轉送、回收服務,提升無害化處理能力,為寵物殯葬行業搭建起“合規經營”的基礎框架,從源頭上減少無證操作、污染環境等亂象,也為后續規范服務流程、保障消費者權益提供制度支撐。
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城鎮犬貓數量突破1.2億只,每年有數百萬只寵物死亡。寵物殯葬行業,不僅關乎寵物主人的情感需求,更涉及動物防疫、環保、安全生產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如何為情感消費界定理性的規范,不過度消費大家的情感需求,永遠是這個行業一個重要的議題。唯有政府、市場、消費者三方同向發力,以規范守住行業底線,以理性呵護情感價值,才能讓寵物殯葬真正成為承載思念、傳遞溫度的“生命告別”行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