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昱欣晟生產線,機械手臂10多秒即可完成一次抓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路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路 左晨
實習生 劉湘韻
9月18日,湖北東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東昱欣晟”)電芯下線突破2000萬支。
同一天,生產超快充、強續航電芯的超充電池項目開工,計劃于明年上半年投產。
2022年11月30日樁基動工,2023年10月10日首批電芯交付,2024年9月5日第600萬支電芯下線,一年一個大跨越。這家由東風汽車、東風鴻泰、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產能與交付能力全面提升,正助力新能源汽車加速奔跑。
每2.3秒下線1支電芯
宜昌高新區生物產業園區,東昱欣晟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正全力運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電芯生產車間,沿著700米長的參觀通道一路向前,卷繞設備高速運轉,將電池正、負極片連同隔膜卷繞成一個個極組。
一臺臺自動行駛的物流車有序穿行,將極組送往下一個生產環節,少見生產工人。
電芯是動力電池的核心組成部分,用于儲存并釋放能量。搭載到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包,由上百個電芯串并聯組成。
“每2.3秒,就有1支電芯下線。”東昱欣晟高級運營經理張俊介紹,攪拌、涂布、輥壓、分切……從粉末狀原料變成電芯,共有24道工序,工廠引入自動投料和攪拌機、雙面涂布機、模切機等國外先進設備,自動化率超90%。
15至20分鐘完成充電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消費者對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HEV混動模式領域,欣旺達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優勢,隨著新能源車跨入快充時代,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優勢逐漸凸顯。” 東昱欣晟總經理田東成介紹。
目前,東昱欣晟生產的電芯產品主要面向東風汽車、吉利汽車等客戶,續航里程可覆蓋400公里到700公里,能實現A00、A0級車到中大型轎車、SUV全場景應用,已搭載到嵐圖夢想家、東風奕派007、吉利銀河E8等車型上。
“我們的電池產品具有更安全、更耐用、充電更快的特點,5層安全設計體系,擁有超過100萬公里的使用壽命。”田東成說。
今年一季度,東昱欣晟新開發的兩款拳頭產品——131Ah和173Ah電芯均實現量產,搭載在東風集團旗下多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上。這兩款產品最大的特點是可實現快充,約15至20分鐘即可完成0至100%的充電過程,有效解決客戶在用車過程中的續航焦慮。
超充電池項目明年投產
當前,湖北正全力沖刺2025年新能源汽車“雙百萬”目標,即東風新能源汽車產銷破100萬輛、“湖北造”新能源車產量達100萬輛。
東昱欣晟此次開工的超充電池項目,將新建3條生產線,生產的電芯具備超快充、續航能力強、低溫性能強等優勢,可顯著緩解充電慢和低溫性能等行業痛點。
“一期廠房內還預留了3條電芯的空間,為滿足客戶需求,現階段我們啟動建設的是1條120Ah的平臺電芯產品,將于明年上半年投產。”東昱欣晟黨總支書記、運營副總監孟振說,剩余的廠房空間將緊密聯動客戶,適時布局啟動,建設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產線。
“自東昱欣晟項目簽約以來,高新區管委會通過‘一套專班,一套方案,一根到底’的服務模式,確保項目快速推進。”宜昌高新區生物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徐光品說,3年實現2000萬支電芯下線,充分體現了宜昌的營商環境和服務項目的保障機制。
超充電池項目的開工,對宜昌打造動力電池產業集群也具有重要意義。眼下,宜昌正加速集聚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全產業鏈布局,形成了涵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廢舊電池回收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閉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