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馮袁玥、通訊員武宣)9月19日,武漢市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聚焦武漢持續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會上介紹,武漢把城市8569平方公里建成數字模型,整合2.2萬個物聯網設備、22萬多路視頻監控,城市“一網統管”邁出堅實步伐。

“一網統管”以解決城市治理突出問題為出發點,是一張“數據互通、力量聯動的網”。2023年5月,武漢市組建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負責推進“一網統管”規劃建設,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孤島”與治理上的“條塊分割”,實現城市運行實時監測、快速響應和高效處置。
武漢將全市8569平方公里建成數字模型,整合2.2萬個物聯網設備、22萬多路視頻監控,包括水位傳感器、橋隧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等,構建起城市的“千里眼”“順風耳”,實時把數據傳到“城市運行風險預警一體化平臺”。2024年以來,累計監測城市運行事件2240余萬件,發出預警12,257次,支撐重大事件調度108起。武漢馬拉松期間,依托平臺能力,對42公里賽道及周邊約1公里范圍實施三維精細化建模,利用高清視頻和無人機,實現全線路可視化呈現,平臺實時跟蹤參賽人員的狀態,及時調度和保障。
“一網統管”不僅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更切實解決了市民“急難愁盼”問題。武昌區水果湖廣場老舊電梯更換訴求通過平臺快速對接,推動采購與安裝合同順利簽訂;雨季房屋漏水問題,從接到訴求到維修完畢,一天之內即可完成,讓市民感受到“家門口的溫度”。
同時,武漢市堅持發揮數據的力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武漢推進數據標注產業發展,文本、語音、圖像、視頻等數據標注規模達5500TB,組織建設60個高質量數據集。打造城市大模型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檢測、教育培訓、自動駕駛、低空飛行等多領域應用。依托計算機視覺大模型,優化全市11,381路重點區域攝像頭視頻解析能力,日均識別漬水、占道等事件超100件,實現事件處置智能閉環管理。
武漢市城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推進“一網統管”,是想讓武漢這座千萬人口的城市,既能保持發展的活力,又能有“家門口的溫度”,“一網統管”最終要帶給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