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杜宇慧
最近,中國青年報用一篇6000多字的報道《本科生的期末作業要“減肥”了》,聚焦了一些學校的學生在撰寫作業、報告中存在的“卷字數”問題。
有人可能疑惑,這么一件事,一家媒體為什么要下這么大的功夫,用這么大的篇幅,采寫出這么一篇報道?如果耐心讀一下這個稿子,你會消除疑問:這是一些學校存在的困擾,它不為外界知曉,卻可能正影響著不少學生,他們為此感到焦慮,老師為此感到無奈。這個切口背后,有我們值得去注意的問題。
反內卷是個熱詞,一段時間來,它更多時候被框定在企業領域。通過這個報道,可以看到,“內卷”隱形地存在于社會其他層面。它消耗人的精力,甚至可以說,有形無形地折磨人,卻又逃不出。
“卷字數”的學生,你能說他有什么大錯?面對“卷字數”的學生,你能說完全是由學校、老師助長帶來?卷到字數里的學生,想拿個好分數,想畢業成績好一點,想法不能說過分;一些老師清楚地知道“卷字數”不是正途,甚至想了辦法把“指揮棒”揮對,也算盡到了責任。但為什么結果還是不得不“卷”?
報道的樣本分析有限,我們不知道全國有多少學校、多少學生面臨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又有多大的普遍性。“別只關注分數,人生的天空大得很”,這樣的道理很對,但講給上課、寫論文、想好好畢業的學生而言,他們能聽進去多少?
“卷字數”的問題,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其發生原理是如此的復雜交織、具體細微。有的“卷”是學生自己琢磨出來的辦法,有的是從學長那里獲得的經驗,有的是受某些老師不清晰的評價刺激出來的,有的是機械、片面理解量質問題催生出來的。這種混合了成長方向、學習壓力、師生關系、評價標準等因素的矛盾體,最終導致一些學生“卷”得難以自拔。
學習不是放鴨子,其中必有競爭。學生追求成長,有壓力很正常。勸導學生不“卷字數”,講再多的道理,最終還是要回到學習實踐中去解決。實踐操作很瑣碎,也很累,但所有的大大小小問題,不都是在實操中顯其底色和品質?
報道中提到一個細節。一些學生在字數問題上細思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們在想你規定的是“不少于”還是“不超過”,就是這么一個表述,都可能在字數問題上分道揚鑣。所以,學生的很多言行,其實背后都是在看學校在傳導什么、老師在主張什么、其他人在做著什么。
把基本規范立住,用實際評價標準的清晰度把學生的心態和認知拉回來,不忽視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批改、給分數環節,用無數的細節把好氣候維持住,讓好風氣傳導開來,學生正向地知道了“原來是這么回事”,就會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安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