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艾丹
互聯網時代,一些大的信息交互平臺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猶如信息集散地和樞紐部位。如何管理這些平臺,引導這些平臺做清朗網絡空間的維護者、不良信息的抵制者,是建設良好網絡生態的現實問題。
近日,針對某平臺未落實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在熱搜榜單主榜高位呈現大量炒作明星個人動態和瑣事類詞條等不良信息內容,破壞網絡生態的問題,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市網信辦,依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對該平臺采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警告、從嚴處理責任人等處置處罰措施。
這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近期,針對不同平臺出現的類似問題,國家網信辦屢屢出手,傳遞出強力整治互聯網不良信息傳播,以法治監管糾偏信息傳播的鮮明信號。
網絡是重要的傳播渠道,但不能成為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跑馬場、放大器。大量無價值的、負能量的、斷章取義的信息充斥在網絡平臺,并以熱搜的形式被推送出去,是對網絡信息平臺資源的擠占,也是對健康網絡生態的戕害。
大平臺之大,不僅是用戶數巨大,更是承載的社會責任重大。這些大型的互聯網平臺深入參與億萬網民的生活,在信息傳播、生活分享、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連接功能,扮演著某種公共角色。可是,有的大平臺首先想到的不是廣大用戶利益,將該肩負的社會責任拋諸腦后,一心想從熱搜中攫取注意力經濟。有的平臺暗地里將網絡注意力做成交易,只要花錢就能買到熱搜、熱榜,公然擾亂信息傳播秩序。平臺熱搜就像公共大屏,播放什么應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降低門檻、踩踏底線。如果雞零狗碎充斥平臺熱搜,那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就會被擠壓,社會公眾認知也會因此受影響。
發揮大平臺的大責任,要將這些平臺的商業屬性與社會屬性更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強力監管、依法懲治,正確引導互聯網平臺公司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序良俗,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謳歌真善美,促進社會發展、團結穩定。對于一些違反互聯網信息傳播規范的行為,敢于亮劍,及時制止,以儆效尤。
平臺熱搜的問題,絕不是小事。一個社會在關注什么,深刻影響著這個社會的發展;社會中的人們在思考什么,也直接影響社會文明的走向。這種注意力、影響力不能被商業交易裹挾,更要警惕被別有用心者利用。把好大平臺的信息傳播關口,整肅熱搜、熱榜領域的亂象,是清朗網絡生態的必須,亦是關系社會安定、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