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部聯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河海大學等科研院校進行了21項課題、44個專題的科研項目研究。僅科研經費就占工程總投資的13%。”高建福介紹。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建設聯合進水塔時使用的智能“造塔機”。
以前澆筑混凝土前安裝模板得一塊一塊組裝,澆筑完成后就得拆除,耗時又耗力。智能“造塔機”集液壓頂升模架、模板及圍護系統于一體,上一倉澆筑達標脫模后,用平板操作液壓系統,就能讓倉內模板整體同步頂升,快速進入下一層施工,省時省力還提質增效,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
“該設備還能抵抗12級大風,其配套圍護系統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高建福說。
惠及下游800余萬畝農田
“兩扇重達200噸的閘門,都是我和同事們一起安裝的。”葛洲壩集團大石峽項目閘門安裝負責人羅衛東說,大壩下閘蓄水后,他還要進一步檢查閘門質量與密封狀況,確保閘門滴水不漏。
待到明年,11.7億立方米的碧波將盈滿庫區。屆時,每年可生產超18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滿足65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每年還將向塔里木河生態輸水34.2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下游800余萬畝灌區的缺水困境。
大石峽水利樞紐建設工地的下游——阿克蘇地區,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素有“中國紅富士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棗園”“中國白杏之鄉”的美譽。
圖爾貢·謝木西是溫宿縣吐木秀克鎮尤喀克斯日木村的村民,也是項目部的一名后勤人員。他家種著15畝核桃、6畝小麥,一年收入大約5萬元。
“我們這一到夏季,冰川消融,洪水就肆虐,田地很容易泡水;而到了春秋,又常常缺水。”圖爾貢·謝木西說。近些年,隨著大壩的修建,縣城周邊的水利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大壩早日建成,我家周邊的荒地就都能種起來,收入也能提高了!”他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