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鵬 通訊員 王雪
一條田埂兩旁的花生地,卻呈現截然不同的生長態勢,背后藏著什么玄機?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培武和多位襄陽農業專家,穿上膠鞋下到田間,親手撥開花生葉仔細探究。
當天下午3時許,襄陽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盾、襄陽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二級崗專家吳山等5名農業專家,來到襄州區金太陽農業合作社的花生試驗田里忙活。當地連日降雨,導致田塊十分松軟。只見5人穿上膠鞋,首先踏入田埂右側的花生地。一塊木板上寫著“ARC處理”,顯示該地塊使用了ARC生物菌劑。
5人各選一壟,躬下身子開始查看花生葉。從外向里延伸10余米,襄陽市植物保護站站長白桂萍查看了20多株花生葉。“這一壟共查看24株,遭土傳病害壞了3株?!卑坠鹌即舐暩嬖V記錄人員。
李培武院士則在幾人身旁,一邊撥弄枝葉查看花生長勢,一邊拿手機拍攝記錄。約半小時后,專家們看完ARC處理田塊,又踏進田埂另一側的對照地塊,一壟一壟查看。
這一邊是傳統花生種植地塊。“連續多年重茬種植后,花生受土傳病害加重引起的死苗現象很普遍,與未重茬的地塊相比,部分地塊甚至會減產三成至五成?!蓖醵芙榻B。
據介紹,花生、大豆等糧油產品重茬種植易受各類土傳病害侵染,阻控病害一直是世界難題。李培武院士團隊歷經20多年研究,研發了ARC功能生物菌劑誘導花生高效結瘤固氮提質增產一體化技術(簡稱“ARC技術”)。這項技術不僅提高了花生的固氮能力和產量,還有效降低了糧油作物連作重茬導致的病害發生率,并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2024年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
作為ARC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核心試驗基地,襄陽已連續多年承擔李培武院士團隊的花生田間示范任務。通過系統性田間試驗,襄陽示范基地不僅驗證了ARC技術在降低病害侵染方面的穩定效果,更形成了一套適配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特點的標準化應用方案。
金太陽農業合作社理事長馬理預估,如果花生地的重茬病害死亡率能控制在10%以內,那花生種植戶每畝至少能增收200元。
“根據調查結果,‘ARC處理’田塊的重茬病害死亡率在7.13%,而對照田塊的死亡率則在32.21%?!蹦玫匠醪浇y計結果,李培武開心地笑了?!斑@一實驗結果,對于在長江中下游推廣ARC技術,大面積提高這一地區油料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彼f。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