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一年時間能干什么?
掛職干部用行動作答:掛實職、擔實責、干實事、出實績。在大力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能力”,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實踐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省推出省屬高校“翹楚計劃”和省管企業“優秀企業家培育行動”,每年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專業型干部到對標高校、企業掛職;已有132名干部通過掛職鍛煉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干、強壯了筋骨;一批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今年是“干部素質提升年”,新一批113名掛職干部即將踏上新征程,奔赴新崗位。“許我一年時光,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這是他們的共同心聲,更是投身支點建設火熱實踐一線的莊嚴承諾。
接力傳棒,演繹學用結合新場景
掛職,轉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
不當過客當主力,把掛職當任職干。
“我是帶著任務來的,必須干活呀!”從湖北大學掛任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的張冬卉說。
2023年,剛到掛職崗位不久,她無縫銜接地做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培訓、研究生課題設計、俄羅斯學術交流訪問團接待等工作。事無巨細,她親力親為。
作為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任院長、時任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處處長,張冬卉研究的干細胞和類器官工程前沿交叉領域,在協和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找到應用場景。既指導一線技術,又協助課題設計、規劃領域前沿發展方向,這是作為“雙肩挑”干部在推進“雙一流”建設中的職責所在。湖北大學沖刺“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目標,有了新的突破口。
同樣展現科創引領擔當的,還有掛任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的華中科技大學周光勇。
華中科技大學之于光谷,如同斯坦福大學之于硅谷。他帶領團隊開展雙向調研,梳理學校創新優勢,摸清光谷發展需求,推動成立合作辦公室,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校地攜手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加快建成支點提供創新動能。
掛職,就是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壯筋骨。
湖北是文旅資源大省,山水資源堪稱世界級IP。
錨定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從湖北文旅集團選派掛任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旅游事業群副總經理,汪洋滿腦子都是如何系統學習攜程在數字化運營、產品定位與創新、品牌推廣等方面的核心經驗,整合全省文旅資源,推動數字化平臺升級、產品精準運營、打造差異化特色產品,向攜程推介“神武峽”“赤黃紅”等經典旅游線路產品,讓湖北文旅加速出圈。
“杜絕‘過客’思維和‘候鳥’心態,不為掛職而掛職,分秒必爭、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掛職干部心懷問題掛職,帶著思考履職,用心用情用力去書寫好人生旅程中的這段寶貴經歷。
精準鏈接,蹚出雙向賦能新路子
掛職的價值不止于個人成長,更在于資源的雙向流動與發展的同頻共振。
從湖北聯投集團武漢東湖高新集團選派掛任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產業發展集團總監的孫靜,把自身管理園區的成熟經驗與當地資產盤活的現實需求相結合,促成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與廣州工控集團在廣州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公司很快走上正軌,運營著一個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的園區。
孫靜掛職結束前,一只總規模5億元的產業基金宣告成立,重點瞄準智能制造等產業方向,平穩運行。
張冬卉也驚喜地發現,她掛職期間參與基金寫作指導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獲批19項,創下近年來數量新高。“開闊了視野、抬升了格局,讓我更習慣站在全局的高度想問題、做決策。”這段掛職經歷讓張冬卉受益匪淺,如今她已成長為湖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