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活動期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也去鄰居家趕了個“科技大集”,探訪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那個傳說中能“種太陽”的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簡稱“EAST”)。
在合肥市蜀山區科學島的一棟廠房內,記者見到了“人造太陽”:一個4層樓高、直徑8米、重達400噸的大鐵罐,現場技術人員們正在進行檢修工作。

什么是“人造太陽”?通俗理解就是模擬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的“能量盒子”,通過在極端高溫條件下控制等離子體,實現氘、氚等輕元素的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巨大能量。核聚變能源原料來源豐富,具有安全、高效、近乎零碳排放的清潔優勢。據介紹,一升海水所提取的氘在聚變反應中釋放的能量,約相當于300升汽油。
今年1月,EAST成功創造新的世界紀錄,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1066秒的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標志我國聚變能源研究實現從基礎科學向工程實踐的重大跨越。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介紹,EAST的升級版——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簡稱“BEST”)正在緊張建設中,計劃于2027年底建成,建成后將進行系列工程調試與聚變實驗,演示如何用聚變電能點亮”第一盞燈”。
EAST是由我國科學家獨立設計建造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為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提升我國磁約束聚變物理、工程、技術水平和培養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世界穩態近堆芯聚變物理和工程研究搭建起了一個重要的實驗平臺。多年來,EAST不斷在等離子體的參數如溫度、密度、持續放電時間上取得突破,已成為國際上同類裝置優先參考的樣板。(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