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朱凌云、張哲寧)“執”責在身,以“薪”暖心。近日,硚口區人民法院聚焦涉民生案件,一次性執行完畢4件涉薪案,17萬余元欠薪全數到位。
2024年,某建筑公司雇傭李師傅等人在工地從事勞務工作。工程完工后,工人們的工資卻被一再拖欠。經多次溝通,建筑公司承諾一個月內結清工資,卻再次失信。工人們訴至法院,案件于近期進入強制執行階段。
執行干警立即進行線上線下調查,開展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雖然該公司名下沒有可供足額執行的財產,但公司仍在正常經營。我們第一時間約談了建筑公司負責人劉某,全面了解公司的運營情況及拖欠工資的原因。”執行法官表示。
“我們還在等其他項目結算,眼下實在是困難。”劉某坦言,公司當前僅能勉強維持運行,工人們的欠薪加起來總數有十幾萬,公司確實難以履行。“但我們有一筆工程款下個月就結算了,如果師傅們愿意給予一個月的寬限期,我們就能一次性把錢付清!”
綜合考慮建筑公司的客觀困難與履行意愿,執行法官耐心與李師傅等人溝通,詳細告知公司狀況,分析給予合理寬限期對于追回欠薪的積極意義。最終,工人們同意將履行時間再寬限一個月。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執行法官再次向建筑公司釋明拒不履行義務將面臨的法律后果及對公司信用的不良影響,并同步向該公司的其他項目承接方(第三方公司)送達扣留、提取項目結算款的協助執行通知書。
“我們與案件中的工人們沒有直接關系,法院把我們要支付給建筑公司的結算款扣取了,建筑公司會不會以為我們賴債,再找我們追償?”收到協助執行通知書后,第三方公司表示疑慮。
對此,執行法官組織建筑公司與第三方公司到法院面談。現場,建筑公司出示了項目合同及其他應收賬款佐證材料,表示對法院扣款事項無異議。執行法官向第三方公司釋明協助義務人應積極主動配合法院工作。“等項目完工了,我們就第一時間將結算款支付到法院指定賬戶!”第三方公司負責人說道。
令人驚喜的是,僅用時半個月,第三方公司就將與執行案款金額相當的結算款匯入了法院賬戶。法院第一時間將款項發放給工人們,17萬余元欠薪一次性執行到位。摘掉了“被執行人”的標簽,公司前進的腳步也更輕盈了。
從精準查控到合理分析,從耐心釋理到多措保障,硚口法院秉持善意執行理念,在每一起執行案件中彰顯司法溫度,書寫著守護民生幸福、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司法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