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通訊員 陳善文、王冠迦)清晨的武漢陽邏港,薄霧籠罩著碼頭,作為中國首個鐵路自動化碼頭,無人駕駛的龍門式起重機精準抓取集裝箱,集卡車沿著地面標線靜音穿梭,將一批批來自長江沿線的工業原料、電子產品,轉運至鐵路堆場,即將搭乘中歐班列駛向中亞、歐洲腹地。
就在這繁忙的物流畫卷中,武漢市公安局武漢長江新區分局余集派出所民警鐘珩正和廠區安檢人員正在集裝箱堆場巡邏,“港區24小時連軸轉,我們的守護也得跟得上,要讓每一批‘出海出境’的貨物都走得安全、走得順暢。”
破小案、護民生,打擊犯罪零容忍
余集派出所轄區內,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有限公司、華能陽邏電廠、武漢京東亞洲一號倉庫物流園、陽邏鐵水聯運基地等重點企業星羅棋布,這些企業不僅是武漢長江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更是“一帶一路”物流通道上的關鍵節點,每天海量貨物、人員在此流轉,治安防控壓力與日俱增。為此,余集派出所堅持“快反應、快出警、快處置”原則,專門針對涉企警情建立快速響應機制,讓打擊犯罪的速度跟上企業發展的節奏。
今年4月,轄區重點企業、科技公司接連遭遇電纜線被盜,價值數十萬元的設備停擺,企業負責人急得團團轉。接到報警后,余集所執法辦案隊現勘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雜亂的施工廢料中,刑偵副所長潘金星發現了案發現場隱蔽的痕跡物證。
經過刑偵局比對,嫌疑人唐某的身份很快浮出水面。嫌疑人唐某到案后,卻始終負隅頑抗,拒不承認犯罪事實。審訊陷入僵局時,潘金星從社區走訪中了解到,唐某正與妻子鬧離婚,獨自帶著8歲女兒生活,如今唐某被抓,孩子在家無人照看。
“執法既要講力度,也要有溫度。” 派出所立刻協調社區居委會,安排女民警上門臨時照料孩子,同時連夜聯系遠在四川的唐某妻子,用電話、視頻反復勸說,最終打動對方趕回武漢。當民警帶著孩子和妻子出現在唐某面前時,這個此前強硬的漢子紅了眼眶,緊繃的心理防線徹底瓦解。他不僅如實供述了自己多次盜竊電纜的犯罪事實,還主動交代了另外3名同伙的藏身地點。最終,4名嫌疑人全部被批準逮捕,被盜電纜也被及時追回,企業停產損失被降到最低。
“民生小案,案件辦起來難,受害人頭疼,老百姓恨之入骨。” 余集派出所教導員黃方杰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每次破了案,群眾握著我們的手不停說感謝,那種獲得感比什么都強。”為了讓打擊犯罪更精準、更高效,派出所針對涉企民生案件推出多項硬舉措,每起案件都要求分管領導、責任民警第一時間到現場,聯合市局、分局刑偵力量,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的攻堅模式;針對凌晨0點至4點盜竊高發時段,安排警力對物流區、工業園區開展車巡+步巡;主動向分局匯報轄區視頻攝像頭老化問題,協調加裝24個移動太陽能攝像頭,讓高發案部位“亮”起來,讓犯罪行為無處遁形。
解糾紛、排民憂,靠前處置兜底線
“塔吊上有人要跳!快救救他!”今年9月9日下午,余集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轄區某工地內,一名鋼筋工徐某與公司發生勞資糾紛,竟爬到18層高(約60米)的塔吊上,任憑下方工友怎么呼喊都不肯下來。
副所長林瓏帶著民警嚴坤、曾憲波火速趕到現場,林瓏一邊安排輔警疏散圍觀人群、設置警戒區域,防止意外發生,一邊拿起擴音器朝著塔吊上的徐某喊話。同時,民警迅速聯系勞動部門與工地負責人,三方圍坐在工地辦公室里,逐一梳理工資明細。
經過3個小時的耐心疏導,徐某終于被民警的誠意所打動,慢慢從塔吊上爬了下來。最終,在派出所和勞動部門的見證下,甲方當場墊付了徐某剩余的工資。事后,徐某因為擾亂工地秩序的行為,也依法受到了相應的治安處罰。工地負責人說,公安機關既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守住了法治的底線。
類似的涉企矛盾糾紛處置,在余集派出所并不少見。7月29日,在轄區物流園內,員工徐某與同事孫某在擺放貨物時發生爭執。情緒激動之下,徐某揮拳毆打了孫某,此時正值貨運高峰期,現場其他員工紛紛圍觀,影響了物流園區的正常作業秩序。
接到報警后,余集派出所民警曾憲波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事發經過后,他嚴肅批評了徐某動手打人的違法行為,同時對受傷員工孫某安撫情緒,對雙方從情理、法理上耐心展開調解,打人者徐某主動道歉,并自愿賠償醫藥費、誤工費。
“港區企業多、務工人員多,矛盾糾紛必須靠前處置、兜底化解。”林瓏說,針對勞資糾紛、意外事故等常見涉企矛盾,派出所建立了“民警+勞動部門+園區”的聯動機制,確保突發事件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化解,為港區穩定筑牢“安全閥”。
優服務、暖民心,警企聯動零距離
“每天接處警 40 多起,其中近六成是涉企或員工求助警情。” 余集派出所指揮長徐能取翻著接警臺賬說,轄區有上百家中大型企業、11.56萬名實有人口,服務好企業生產、群眾生活,就是守護陽邏港這條 “黃金水道”的發展活力。
為了讓企業安心經營,派出所創新推出“一企一警”機制,為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京東物流等每家重點企業,都配備一警一輔,且民警選派“因企而異”,針對易遭電詐的物流企業,選派經偵民警對口聯系;針對周邊治安復雜的重工企業,選派治安民警負責防控;針對危化品企業,選派熟悉安全監管的民警對接。
去年,轄區一家科技公司因門前道路更名,門牌號未及時更新,導致無法與客戶簽訂合作協議,企業王經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聯企民警。副所長周凱了解情況后,立刻指導公司準備材料,主動對接民政、園區等部門,僅用48小時就幫企業辦好了新門牌號。“原本以為要跑好幾趟,沒想到民警幫我們全搞定了,一點沒耽誤簽合同!”
近期恰逢第二代身份證換證高峰,為了讓企業員工“少跑腿、不跑腿”,余集所聯合分局政務服務大隊,帶著拍照設備、申報表格走進京東產業園、華能陽邏電廠等企業,開展“上門辦證”服務。“平時上班忙,沒時間去派出所辦證,現在民警上門服務,太方便了!”剛辦完身份證的企業員工李師傅說。
此外,為防范企業財務風險,派出所還定期聯合分局刑偵大隊,為入駐企業的財會人員開展反詐、防職務侵占培訓,教大家識別“冒充領導轉賬”“虛假合同詐騙”等常見涉企詐騙手段,去年以來已累計培訓400余人次。今年3月,民警還在轄區某渣土運輸公司成功預警攔截一筆11萬余元的詐騙資金,公司負責人感慨:“還好民警提前給我們打了‘預防針’,不然這筆錢就打水漂了!”
夜幕降臨,陽邏港的燈火愈發璀璨,集卡車仍在堆場穿梭。余集派出所的民警們依舊在忙碌,用日夜堅守守護著這條貫通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黃金水道”,讓貨物通行更順暢,讓企業發展更安心,讓群眾生活更舒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