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芳婷
在漢口漢正街核心地帶的永茂社區,一個300余平方米的開放式黨群空間每天都在上演“時空切換”:白天,它是商戶進貨理貨的“便民緩沖區”;傍晚6點后,它秒變居民的“休閑樂園”,廣場舞音樂與孩童歡笑交織。這套精準的“錯峰共享”模式,是永茂社區黨委書記李浩破解商居混雜難題的生動縮影。
近日,武漢市社區學院第三季度“名師沙龍”活動邀請了多位全省基層治理“好支部”、為民服務“好支書”、鄉村治理“好支部”、擔當作為“好支書”代表分享經驗,將“好支書”的一線工作法、“好支部”的治理新路徑,以個案的精彩轉化為全市基層干部可學可用的“普惠教材”,推動全市基層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實戰能力的提升。

作為“好支部”代表,李浩講述了永茂社區的蛻變歷程。“樓上住居民,樓下遍商鋪,‘巴掌大’的地方最容易搶地盤、起摩擦。”面對商戶的生意需求與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訴求,他巧妙借鑒“挑扁擔得先蹲下來”的智慧,推出“三個一”工作法:每周三邀商戶居民上樓“咵一咵”,噪聲、停車等問題在嘮嗑中化解;每月兩次進店“坐一坐”,去年為商戶爭取政策支持23項;每季度召開協商會“議一議”,商戶門牌改造實現“顏值產值雙提升”。
陣地聯建也很關鍵。2023年社區打造1600平方米的開放式黨群服務中心,并興建幸福食堂、托管小屋等8個主題空間。而“春泥手工坊”鏈接閑散勞力與商戶需求,反哺社區公益基金1.7萬余元;“公益積分超市”則讓志愿服務可兌換積分,商戶獲“誠信”背書,生意越做越好。
沙龍上,其他優秀書記也分享了各自“絕活”。漢陽七里一村社區黨委書記李娜以“板凳議事會”聞名,把會議開到樓下,用硬板凳“坐”軟矛盾、“坐”近民心;洪山玫瑰灣社區黨委書記劉璽憑專業法律知識破解業委會“三年難產”僵局,以透明程序重獲居民信任;江夏青春村黨支部書記余先兵以一朵櫻花帶動整村發展,黨員帶頭辦節引來游客20萬,落后村變示范村;黃陂青石橋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勛盤活荒地,智慧農業讓村民收入節節高;蔡甸爐房村黨總支書記楊軍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樸素理念,從融入群眾到發展文旅,助力鄉村振興。
臺下眾多社區書記表示,本次“名師沙龍”如同一場思想的盛宴,深刻剖析了“好支部”“好支書”之所以“好”的內核: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而是蹲下身子傾聽;不是硬性僵化的管理,而是富有智慧的疏導。這些來自一線、冒著熱氣、帶著泥土味的經驗,為全市社區書記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鮮活樣板,激勵著基層干部用擔當作為,挑起萬家燈火的美好明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