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付勤
在新疆,色彩是流動的詩。
9月23日,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早上9點,湖北日報聯動新疆博爾塔拉開啟直播,帶大家走進荊楚和新疆的田間地頭,共同見證大地豐收的喜悅。
9月15日——9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跟隨“走進美麗新疆”全國省級媒體采訪團行走北疆,親眼見證這片生長著花與果,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是如何迎來又一季豐收。
在博州精河縣吾夏巴依新村,紅瑪瑙一樣的新鮮枸杞掛滿枝頭。枸杞產業發展中心工程師李明林小心地將紅果果托在手心,這位來自湖北十堰的小伙子驕傲地向家鄉記者介紹:“鮮枸杞的采摘和運輸如同最嫩的櫻桃,連人的體溫和汗水都會對它造成影響,所以以往我們見到的都是曬干后的枸杞?,F在有了鎖鮮工藝,還有從博樂到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貨運包機,這樣一顆每天16小時日照曬出的紅寶石,最快8小時就能擺上湖北的超市貨架,比我回一趟老家都快?!?/p>

比紅瑪瑙還紅的新鮮紅枸杞(記者 付勤 攝)
在青得里鎮阿里翁白新村,獨具特色的彩色墻繪成為一道道亮麗風景。村民們正在收集來的舊門窗、舊搖籃、舊餐具上盡情創作,準備在豐收季裝扮村子。大片的藍點綴熱烈的紅,是他們最喜愛的色彩。
在溫泉縣“雪蓮花”露天溫泉,游客脫下鞋子,愜意地在如蓮花盛開的溫泉池里,在蔚藍色的濕地湖畔,免費體驗天然溫泉。幾只天鵝游曳在身邊,羽翼比遠方的雪山還要潔白,古人筆下“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的無價體驗感直接拉滿。
在賽里木湖,岸邊一塊大石頭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世界上有一種藍叫賽里木湖藍”。賽里木湖資源環境管理局工程師阿不都瓦力·阿不力孜介紹,這個被譽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湖泊,生態自我修復能力非常薄弱,近年來通過實施草場禁牧、建設低碳景區等手段,賽里木湖水質提升到Ⅱ類標準,部分區域透明度高達16米。賽里木湖的藍,是純凈之藍,新疆沒有海,卻收集了世上所有的藍。

有一種藍叫賽里木湖藍
在特克斯八卦城,67歲的退休老黨員靳文濤,用充滿激情、文采和哲思的講解,迎來游客一陣陣掌聲與喝彩。“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巍峨峻拔的阿克塔斯山,波浪奔涌的特克斯河,“山氣剛、川氣柔、水脈盛,剛柔相蕩而地道立矣”,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融入到縣域空間開發與布局中,31個民族長期以來友好和睦相處,又較好地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在新疆這片土地上,形成了獨特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新疆大地的調色盤上,枸杞的紅與賽里木湖的藍,草原的綠和向日葵的金,或孕育于陽光和沙土的熱烈,或誕生于雪山和湖水的澄澈,新疆人正是用這些對比鮮明的色彩,在天地間書寫著屬于他們的生活之詩。
9月21日上午8點半,朝陽讓新疆第一大河流伊犁河變成了金色。在伊犁老城,艾山江大叔的水煎包子也金燦燦出爐了。配上一碗咸奶茶,開啟熱氣騰騰的一天。記者搭乘3路公交車走進伊犁老城,處處可見鮮紅的國旗、絢麗的裙擺,處處可見藍色的門窗、黃色的花朵。手風琴的旋律,在不經意間就會從一個街角、一處院落傳來,街頭的人們跟著音樂隨時隨地都能起舞,被稱為“樹上糖包子”的綠色無花果,要用樹葉包裹著“哈”地大喝一聲拍扁了再品嘗。這個奇妙的小儀式,是為了讓你每一口都能吃到生活的甜。

新疆民居,處處可見藍色的墻面,鮮紅的國旗。
最深的湖底藏著云朵的根,最美的心靈藏著深沉的愛。昭蘇草原上,19歲的年輕騎手阿里漢策馬揚鞭,頭頂無垠蒼穹,追隨雄鷹的翅膀飛向遠方的汗騰格里峰;特克斯縣一處農家小院里,69歲的退伍軍人、退休黨員干部沈建佳,30多年來成為13個民族176名孩子的“阿塔”……藍與紅,是天空的遼闊,也是心靈的炙熱,既有紅紅火火過日子的溫度,又有翱翔于云端之上的境界。絲綢之路上的馬蹄聲,早已從傳說走入生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0年的發展成就,不僅體現在經濟數據的跨越式躍升,更彰顯于社會生活的深刻變革。從戈壁變綠洲,從荒原起新城,用幾代人的青春與奮斗,用游牧民族的豪放與農耕民族的勤勞,一起釀出了生活的甘露。

沈建佳老師和他的孩子們
201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記者曾隨湖北日報“鄂疆飛鴻”采訪組踏訪獨庫公路全線,記錄下50多年前的獨庫公路建設者們,飛越天山的壯志豪情和九死不悔的奉獻犧牲。
202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記者再次踏上這片壯美的土地,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總里程達到23萬公里,高速(一級)公路突破1.2萬公里,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全線貫通。穿越阻隔新疆南北的天山峻嶺,僅需20多分鐘。

來自全國省級媒體的“走進美麗新疆”采訪團在喀拉峻草原
今日之新疆,是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從長江之畔到賽湖之濱,自1999年湖北第一批援疆干部走進新疆,距今已26年。一批又一批荊楚兒女跨越萬水千山,扎根西陲,種下鮮紅的枸杞、潔白的棉花、金色的麥子。新疆70年的輝煌成就,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實踐,這片土地用最絢麗的色彩雄辯地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繁榮富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奠基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鋪路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詩與歌。在人們心中,新疆代表著“詩與遠方”。而真正生活在遠方的人們,無需寫詩,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壯麗的敘事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