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川繡繡”在檢查大黃品質。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熊星星
通訊員 熊燕 周穎 席銹元
前不久,電視劇《生萬物》在央視熱播。劇中主角寧繡繡一門心思種丹參,還幫左鄰右舍。利川市的鄉親們感覺龍祥云就是這樣的人,便給她取了一個新稱號,叫“利川繡繡”。
9月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龍祥云,她老說自己是傻人有憨福。
2010年,她在廣州經營化妝品,生意順風順水。只因回利川老家,看到前夫幾年前種的樹苗已粗粗壯壯,不知觸動了哪根筋,眼一熱,心一橫,關了廣州的店,執意回家“盤泥巴”。
種點啥呢?她想起前夫因病故去,便試著種藥材,治病救人,也算做件善事。拿來雜七雜八的種子,撒了一地。第二年來看,唯有大黃長得格外茂盛。
那就大黃了!她一口氣流轉200畝山地,擼起袖子就干。說也奇怪,這大黃就像和她有緣,種一片旺一片,直如綠色的地毯鋪滿山坡,惹得四鄰八舍的鄉親也跟著種。
3年后,大黃收起來了,去哪里賣呢?鄉親們大眼小眼瞅著她。
她二話不說,背個雙肩包,帶上樣品就上路。成都荷花池、安徽亳州、河北安國……一家家藥材市場,哪里有大黃她就往哪里湊。
笨辦法還真贏來了好運氣。她帶的樣品有幸被太極集團一位老專家相中,要她備貨15噸,運往云南白藥公司。不過人家丑話說在前頭,若檢測不過關,幾萬元的運費就打水漂了。
龍祥云沒有猶豫,掏錢發貨。幾天后,云南白藥反饋,15噸大黃檢測合格,而且追加訂單200噸。
市場的大門打開了。
與此同時,龍祥云組織成立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實現大黃集中連片種植。
問題又來了。有的貧困戶想種大黃,沒錢買種苗;也有農戶貪便宜,在網上購回些雜苗子。龍祥云特講鄉情,就給元堡鄉等多個高山村送種苗,對特困戶免費,并為貧困戶墊付。一些農戶網購的雜苗子,要么入夏就打蔫了,要么長出一批不成型的“歪瓜裂棗”。她怕涼了鄉親們的心,就把這些“雜貨”收起來,明確標示殘次品,賣給有需求的商家。送種苗、收“雜貨”,她自己貼進去100多萬元,卻換來了利川大黃的種植規模和品質純正。
規模起來了,加工要跟上。龍祥云參觀幾家藥廠,思謀著建個空氣能烘烤車間。建在哪里呢?她看中了元堡鄉扶貧搬遷安置點旁邊一塊空地。一來是車間建起來需要勞動力,二來也是讓安置點的貧困戶有份工作。她本是無心的誤打誤撞,卻不想撞在了鄉領導的心坎上。車間建好了,花了318萬元。鄉領導看后說,“我們正在籌劃精準扶貧的項目,就你這里了,車間算政府收購,項目算村企共建。”就這樣,她收到鄉里撥來的300萬元經費,還當上了紅椿村“名譽村長”。
風風雨雨15年,龍祥云不斷擴建基地,選育良種,帶動十里八鄉種植大黃共達7.5萬畝。她還牽頭成立利川市大黃產業協會,形成從基地育苗、標準化種植到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全鏈條運作。
憑著這么傻傻地做事,她成為了恩施州、利川市和元堡鄉三級人大代表,還收獲了一連串的榮譽: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湖北省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