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晶、通訊員王儷穎)9月24日,湖北第十六屆曬譜活動暨湖北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在省圖書館拉開帷幕。本次曬譜活動由湖北省圖書館主辦,重慶圖書館、湖南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河南省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等多家省級公共圖書館積極響應并共同參與。


開幕式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陳飛致辭并宣布開幕,湖北省圖書館館長劉偉成致歡迎辭。
本屆活動以“譜載千秋,志存高遠——湖北文脈的學術解碼與家族記憶”為主題,設置展覽展示、主旨報告和學術研討等環節,集中呈現家譜文獻在學術研究、文化傳承和家風建設中的獨特價值。開幕前,與會嘉賓和200余名宗親代表共同參觀了“家譜姓氏展”,在追溯家族根脈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主旨報告環節,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名譽主席、湖北省文聯名譽主席熊召政,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文化傳承發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勇剛,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建民,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黃柏權等專家學者,圍繞家譜文獻與中華文脈傳承展開深入闡釋,為家譜研究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四位專家的報告從不同維度解碼湖北文脈、挖掘家族記憶,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學術盛宴。


作為湖北省圖書館和湖北省的重要文化品牌活動,湖北曬譜活動首創于2009年,今年已是第十六屆。自2023年起,湖北省圖書館創新性地聯合全國部分省級公共圖書館及家譜存藏機構共同舉辦曬譜活動,這一跨區域合作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創了先河,也讓湖北曬譜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展現湖北文化魅力、推動全國地方文獻交流的重要平臺。
下午舉行的湖北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上,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李明杰以及來自長江流域的省級公共圖書館領導與專家學者,圍繞“對話與共生:從方志檔案到家族記憶的學術路徑”核心議題,聚焦長江流域的地方文獻、家譜文化、姓氏源流、家族社會、移民史、區域文化傳承等方向,開展多維度、跨學科的學術探討,為公共圖書館在地方文獻建設領域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動能,助力進一步釋放地方文獻的文化價值。

湖北省圖書館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聯動長江流域各省級圖書館及相關文化機構,深入發掘地方特色文獻資源所蘊含的文化精神與時代價值。通過持續舉辦此類活動,不斷講好湖北家風故事、大力推介荊山楚水的獨特文化魅力、積極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為推動長江流域文化傳承創新、建設文化強國貢獻湖北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