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晶、通訊員李丹、王儷穎、雷安琪)9月24日,湖北第十六屆曬譜活動暨湖北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省圖書館拉開帷幕,“家譜姓氏展”同期在省圖開展,36套湖北省圖書館館藏的家譜展出,涉及張、王、李、陳、劉、黃、胡、吳、楊、周、徐、潘、朱、蕭、熊、趙、馬、范,共18個姓氏。

湖北省圖書館方志館工作人員汪禹介紹,此次展出家譜涉及的姓氏,要么是人數眾多,比如張、王、李、陳等,都是大姓,要么是荊楚本土姓氏,如黃、熊兩姓。展品中除了家譜原件,還為觀眾展示了該姓氏的起源、堂號、家風家訓,以及湖北省圖書館收藏該姓氏家譜的情況。

人人都有姓氏,但姓氏堂號對于大多數現代人來說,有些陌生。堂號是中國傳統宗族文化中,家族為彰顯祖先功績、傳承家風或標識支系而設立的稱號,通常用于祠堂、家譜、器物及家族對外交往中,是家族身份與精神的象征。
展覽中介紹,黃氏所用堂號有嗣雅、雙井、培本、丹陽等,最廣為人知的當屬江夏堂。江夏堂源于古代江夏郡(今湖北武漢及云夢周邊地區)。戰國時,楚國公子春申君黃歇的部分后裔定居于江夏。到漢晉時期,江夏郡發展成為黃氏宗族的核心聚居地與郡望中心,東漢名臣黃香及其家族世代居此。江夏逐漸成為黃姓的標志性郡望。后世黃氏子孫遷居各地,為銘記家族本源并彰顯傳承,普遍采用“江夏”作為宗祠堂號,江夏堂最終成為黃姓最具代表性且廣泛使用的堂號。

周氏所用堂號有汝南堂、愛蓮堂、細柳堂等。汝南是周姓最早的一個郡望,相傳出自周平王少子周烈之后。細柳堂源于西漢名將周亞夫。周亞夫駐軍細柳營時,治軍嚴明,連漢文帝巡視時都需按轡徐行。其后裔為紀念其功績與家風,以“細柳”為堂號,象征軍紀嚴整、家風嚴謹。愛蓮堂源于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把蓮花比成君子,推崇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周敦頤的后裔以愛蓮堂為堂號,以表達對祖先品格的敬仰和傳承。
家譜文獻作為歷史切片,不僅反映了個體家族的發展軌跡,更折射出中華文化內在的連續性、統一性和強大生命力。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省圖書館持續舉辦曬譜活動,展現了湖北在推動家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探索。以家譜為橋,通家國情懷之源流;以曬譜為陣,聚傳承發展之合力,將共同推動家譜文獻保護利用邁向更高水平,在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