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國際安全形勢復雜多變,全球治理赤字不斷擴大。一方面,大國博弈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陣營對抗、集團政治不斷滋生,給本已脆弱的國際安全環境蒙上陰影。個別國家出于地緣算計,熱衷于制造“你輸我贏”的零和局面,對國際規則選擇性遵守,削弱了聯合國的權威,讓現有國際安全合作機制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全球南方”近年來迅速崛起,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與話語權仍有不足。治理機制碎片化、地區合作資源有限,進一步凸顯全球治理中的公平與包容缺口。
全球性挑戰正在重塑國際安全格局,迫使各國重新審視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也使國際共識愈發清晰:全球安全治理必須堅持公正合理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要堅持多邊主義。任何脫離聯合國的“小圈子安全”,只會加劇對立和分裂,無法為世界帶來長久和平。我們要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推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團結合作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安全不可分割,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國際社會應當平等協商、兼顧關切,提升應對跨國風險的協調性和有效性。
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只有讓全球南方國家更多參與制度建設,才能讓安全治理真正體現普遍性和公平性,增強治理可持續性。
針對人工智能、網絡、太空等新領域,亟須推動規則制定和倫理規范,確保科技向善、惠及各國。同時,應加大科技交流合作,縮小數字鴻溝,避免新的不平等固化。
面對全球安全治理的困境與挑戰,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一倡議為破解安全治理赤字、重塑公平合理秩序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國新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強調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呼吁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四大全球倡議成為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系統性公共產品。
長期以來,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在網絡、氣候、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推動國際對話。中國在熱點問題上倡導政治解決,為地區穩定提供了建設性方案。實踐表明,中國不僅是國際秩序的受益者,更是全球安全治理的積極建設者。
展望未來,全球安全治理可能呈現以下趨勢:一是多邊主義將更加受到重視,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將進一步強化;二是安全議題范圍將繼續拓展,數字安全、太空安全與傳統安全并行發展;三是科技與安全的結合將更加緊密,需要國際社會加快規則制定;四是可持續發展將與安全治理深度融合,發展不足依舊是沖突的根源,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確保持久和平的重要保障。
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安全治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唯有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公平正義,堅持合作共贏,國際社會才能找到走出困境的路徑。北京香山論壇展現了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的誠意與努力,也讓世界看到,在全球安全治理的未來道路上,中國將繼續成為堅定、穩定和積極的力量。
(作者為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本報記者徐令緣采訪整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