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戴雯雯)為著力提升企業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近兩年來,武漢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職能,整合司法行政資源,以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以提升市場主體普法質效為目標,創新推出“企業法律服務直通車”項目(以下簡稱“直通車”),通過精準錨定市場主體法律難點和痛點,將專業法律服務資源主動“配送”至企業門口,及時便捷滿足了企業和職工的法治需求,精準高效打通了企業普法工作“最后一公里”,受到了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
今年,直通車已進企業舉辦21場次專場活動,覆蓋超40萬人次,已成為武漢市司法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特色名片。

直通車黃鶴樓酒業專場活動。通訊員供圖
特色定制 讓普法宣傳更有“溫度”
7月29日上午,在武漢精臣智慧標識科技公司的培訓室內,50余位員工代表一邊聽講一邊做著筆記,現場不時傳出陣陣掌聲。武漢市普法講師團成員圍繞商業賄賂、商業秘密保護、反不正當競爭三項普法需求,與員工開展講解和互動。

直通車精臣公司專場活動。通訊員供圖
湖北立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沈向偉律師聚焦商業秘密主題指出:公開信息不算秘密,但企業需主動保護;競業協議必簽,高管、技術人員等三類人違約代價大。她分享了一個案例:曾有位月薪1萬元的員工因違反商業秘密保護的約定,被判賠近百萬元,引得在場人員驚嘆不已。當天,線上4萬余人通過新聞直播同步學習這堂法律“急診課”。
除了開展培訓,活動現場還專門為企業員工送上免費法律 AI 工具,以方便企業職工隨時在線上獲得免費的法律服務。員工梅龍兵笑著點贊,“今后我有隨身的法律助手了”。
這是武漢“法律服務直通車”的第15場活動。今年,“直通車”已深入黃鶴樓酒業、光谷建設、烽火通信、中鐵科工、華星光電等企業。據悉,2025年度,“直通車”將聯動各區及相關市直單位,開展不少于30場進企業活動。
當“直通車”活動走進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建設時,鑒定所負責人王魯俊說:“沒想到這里的法律需求這么旺盛,當天僅他們咨詢點,不到一小時就接待了9名咨詢者,其中有企業人員,也有從附近趕來的居民,他們對工傷鑒定、勞動保護等內容需求迫切。”

直通車光谷建設專場活動。通訊員供圖
光谷建設法律事務部覃蘭蘭表示,本次活動打破了以往企業“被動找法律”模式,把企業和職工亟需的法治需求“干貨”免費送到了企業門口。
2024年以來,“直通車”打破常規,主動“配送”法律服務專業力量。市司法局嚴格遴選,組建由資深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調解員等組成的專業普法講師團和服務團隊。
據了解,2024年,由武漢市委依法治市辦統籌,武漢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總工會及九派新聞等7家單位,共同開啟了武漢市“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法律服務直通車”活動,并成立專門普法講師團。通過現場“互動式、情景式”普法體驗,線上“科技AI普法+”問答,打造沉浸式普法平臺,著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企業職工法治意識及法治素養,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支點建設,著力打造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需求為先 助法治宣傳更“接地氣”
“直通車”的核心魅力在于“精準”與“沉浸”,改變了傳統普法大水漫灌的單向灌輸模式。
服務啟動前,普法團隊分組深入目標企業,“面對面”“點對點”精準把脈企業和職工法治需求。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活動籌備階段,組織方通過問卷和座談,梳理出企業集中關注的勞動合同解除、商業秘密保護、海外專利糾紛等難點和痛點,為企業和職工量身定制普法內容。

參會者現場互動提問。通訊員供圖
授課的宣講團成員聚焦《民法典》《公司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知識產權法》《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與企業經營、職工權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行業特點和具體案例進行深度解讀,確保內容針對性強,既“解渴”又管用,力促普法工作普用并舉、精準實效。
“直通車”活動以來,每一場活動都有不同主題,聚焦企業和職工不同的法治需求。7月22日,在湖北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辦的“海外專利訴訟”專場,來自光谷的企業中層代表、法務人員、高管代表等60余人學習了有關國內外貿易中的專利訴訟與應對策略。

一對一咨詢法律問題。通訊員供圖
北京三聚律師事務所周美華律師以兩大空調企業的專利糾紛案切入:“最終一家提起的專利權被宣告全部無效,另一家成功化解了涉案金額高達千萬的風險。”她強調:“越早應對、越主動布局,是企業降低海外維權成本的關鍵”,專利布局是國際競爭中的“利劍”和“護盾”。現場60余位光谷企業代表屏息聆聽,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應對策略和收獲心得。
活動現場,湖北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相關人員還介紹了“應對海外糾紛”的處理流程,企業可通過電話、窗口等方式提交指導服務申請。相關機構將根據企業需求提供訴前分析、專家意見、案例輔導等一對一專業服務,切實滿足企業法治需求,著力提升企業海外維權能力。
除了培訓活動,“直通車”線下活動現場設置“九派加減法法律AI”互動展板、電子屏問答等數字化設備,并提供24小時網上智能法律咨詢。線上利用新媒體平臺直播、報道等方式,擴大活動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通過“科技AI”智慧賦能,使普法宣傳更加及時、便捷、高效。

“九派加減法法律AI”互動展板,掃碼可咨詢法律問題。通訊員供圖
協調聯動 促服務模式長效常新
“直通車”的成功運行,離不開各普法成員單位的同頻共振。活動由市司法局牽頭抓總,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市總工會、市交通運輸局、市政府國資委、市律協、九派新聞、相關區司法局等普法成員單位和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通過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社會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2024年,直通車成功走進武漢公交集團、地鐵集團等國有企業,受到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的好評。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均予報道和關注,央廣網、新華網等媒體也持續聚焦。截至目前,直通車已在黃鶴樓酒業、光谷建設、烽火通信、中鐵科工、華星光電、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魯巷廣場、中德產業園等知名企業成功舉辦專場活動21場,累計覆蓋人群數量40余萬人次。

直通車武漢地鐵專場活動。通訊員供圖
從精臣科技員工面對百萬賠償案的警示,到海外專利講座中企業記錄的千萬級風險化解方案,再到活動現場咨詢的職工絡繹不絕的火熱場景……“直通車”有效打通了普法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與此同時,“直通車”成功探索出一條“移動式服務+訂單式供給+沉浸式體驗+多元化協同+智慧化賦能”的普法工作創新路徑。在普法宣傳的同時,一攬子提供企業依法經營、風險防范、權益維護等集群式“家門口”服務,針對性滿足了不同企業和不同職工個性化法治需求,是新形勢下探索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的有益嘗試。

東西湖專場普法活動,市民向律師咨詢法律問題。通訊員供圖
下一步,“直通車”活動將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向中小微企業延伸。通過健全完善長效運行機制,力促“直通車”活動常態化開展,特色化推進,力爭在更大范圍、更高層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惠及更多的市場主體和企業職工,持續為武漢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新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