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雯潔)“宜昌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發布會上,宜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偉營介紹,宜昌市22家礦山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大中型磷礦實現井下作業全過程機械化。
據了解,近年來,宜昌積極提升安全生產與應急處置能力。化工領域率先推廣微通道和管式反應器技術,確保“承接產業轉移但不承接風險轉移”。安琪酵母已建成安全信息平臺,AI賦能監控設備可自動識別不安全行為并報警;宜化集團打造“智慧健康工廠”,巡檢效率提升80%,人員暴露風險降低90%。
“應急小腦”融入“城市大腦”,建成管線綜合管理系統、橋隧智慧管理平臺和智慧消防系統,接入1100家高危單位;建成全省首個地市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布設2110個自動化監測點;應用物聯網與視頻AI分析技術,對建筑工地、尾礦庫、危化品重大危險源等實行智能監控。
此外,宜昌打通市、縣、鄉三級應急指揮鏈路,實現響應、隊伍、物資“一鍵調度”。組建省內首支無人機應急救援隊,統籌735架中大型農業無人機,實現“全地形、全天候”滅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