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參加2025年湖北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的選手正在介紹項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金凌云 通訊員 楚仁軒
博聚楚天,共建支點。9月25日,2025年湖北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武漢舉行。
這是我省首次聚焦留學人員舉辦的賽事,吸引了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551名留學博士和博士后攜215個項目報名。
這是一場創意和創新的比拼——經過激烈角逐,9個優秀項目過關斬將,站上總決賽舞臺。
這是一次項目和資源的“牽手”——獲獎項目將獲得最高60萬元的資金獎勵,還將享受項目落地、融資對接、人才引進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這場位于華中腹地的大賽,為何能吸引全球華人的目光?
當日,3名參賽選手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他們紛紛表示,湖北舉辦的這場大賽,具有全球視野,讓更多投資者看到他們的研究成果。
挪威科技大學博士張雪梅——
高質綠色利用道路固廢
“這次比賽讓更多人的目光關注到項目,為我們繼續創新創業提供了信心。”9月25日,2025年湖北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參賽選手張雪梅說。
當天,張雪梅帶來的“道路固廢再生劑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得比賽特等獎。
在武漢理工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張雪梅就開始從事道路固廢方面的研究。她說,我國廢舊瀝青混合料的利用技術不足,導致利用率較低。每年公路改擴建都堆存了大量固廢,既占用土地資源,也對環境造成影響。如何高質、綠色利用道路固廢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在挪威科技大學就讀博士期間,她主攻道路固廢再生劑研發。
張雪梅介紹,道路固廢再生劑相比填埋,具備高質化應用、大規模消納等突出特點,但傳統再生劑面臨高溫易揮發、劑量確定技術精度不足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團隊研發出高低溫平衡的再生劑,并提出新的劑量確定技術。這項研究,已經獲得挪威國家重點項目的支持。
“湖北是九省通衢,路網密集,近年來道路改擴建的需求較大,為我們的研發提供了廣闊的實踐機會。”張雪梅道出留在湖北創新創業的原因。
張雪梅所在團隊共有5名成員,均來自國外頂尖高校或科研機構,主要從事綠色環保路面材料及應用、橡膠瀝青改性機理、低碳與智能道路材料及應用、再生瀝青路面材料與結構設計等領域研究。
“在外學習的經歷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能更好地服務國家需求。”張雪梅說,該團隊已與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合作,目前計劃成立“綠循再生科技”公司推動技術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后付綠平——
為煉鋼窯爐穿上“防熱內襯”
“湖北作為華中腹地,舉辦這樣具有全球視野的大賽,很有魄力,讓我們體會到‘楚人愛才’的溫度。希望能分享支點建設的紅利,與湖北共成長。”9月25日,“高溫工業隔熱長壽型耐火爐襯制備及一體化設計關鍵技術”項目負責人付綠平興奮地對記者說。
今年34歲的付綠平是武漢科技大學教授,從2013年起,就一直從事高溫工業輕量耐火材料相關研究。2020年到2022年期間,他入選“香江學者計劃”,前往香港理工大學開展博士后研究,在該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結構設計上有了新突破。
目前,包括付綠平在內,“高溫工業隔熱長壽型耐火爐襯制備及一體化設計關鍵技術”項目共有5位成員,年齡分布在34歲至61歲之間。
“煉鋼廠、化工廠都使用窯爐這類高溫設備,窯爐的工作溫度通常在1600攝氏度以上。”項目團隊核心成員、武漢科技大學博士后鄒永順說,這類高溫設備需要耐火保溫材料隔熱,但傳統的耐火保溫材料大多只能耐受1000攝氏度到1200攝氏度的高溫,因此只能“套”在隔熱的內襯外,就像包在不銹鋼保溫杯內膽外的一層外殼。
鄒永順說,這種結構的保溫效果較差。“我們研究發現,隔熱材料離熱源越近,保溫效果越好。”
為提升耐火保溫材料的耐熱性,付綠平和團隊成員運用創新技術,在一種特殊材料中加入均勻分布的微納米級孔隙,這種孔隙的直徑僅為頭發絲的九十分之一。這種耐火保溫材料既不會損失力學性能和抗侵蝕性能,還擁有很好的保溫效果。這相當于給保溫杯裝了一個保溫效果更好的內膽。
從留學“取經”,到回校轉化,歷經十年努力,付綠平和伙伴們已經將這項技術在湖北落地。
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曹英豪——
研發的消化道腫瘤支架兼具支撐和治療功能
“這次比賽為我們提供了舞臺,讓更多投資者看到我們的價值。”9月25日,在2025年湖北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現場,“光熱治療型消化道覆金支架”項目負責人曹英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16年,曹英豪成為武漢協和醫院胃腸道外科的一名醫生。近10年的臨床生涯,讓他精準了解到胃腸道癌癥患者的需求。
“晚期消化道腫瘤發生梗阻率高,傳統手術創傷極大,保守治療效果又不佳,而現有的普通支架無法兼具支撐和治療功能。”過去,面對晚期腫瘤梗阻病人的痛苦,醫生常常束手無策。
2023年,在醫院和導師的支持下,曹英豪參與國際交流項目,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工作站,專門研究一種新型支架技術。兩年間,他放下手術刀,重拾課本,全身心投入研究。
頂尖學府的科研思維讓曹英豪深受啟發,加上多年的臨床經驗,不到3年時間,他所在的8人團隊研發出首款光熱治療型消化道覆金支架。
“光熱療法具有精準、安全、高效等特點,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曹英豪說,這款光熱治療型消化道覆金支架,不僅具有傳統的支撐功能,還兼具治療功能,在重建消化道通暢的同時達到治療腫瘤的效果,革新了消化道惡性梗阻的治療模式。
他介紹,該項目已在湖北的3家三甲醫院開展臨床試驗,相關核心技術得到多個項目資助,申請授權國內外專利共計12項,并獲融資4000萬元,即將落戶孝感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