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楊文漪、通訊員劉靜怡、劉杰、李玉華)9月28日,隨著武昌灣節點提升改造工程、江漢碧道建設工程先后完工,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全線貫通。至此,武漢市域三環內建成82.89余公里、總面積841.86余萬平方米的生態江灘。
當日,市民張楊漫步武昌灣江灘烈女渡古渡口,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是‘隔樓望斷江’,現在可‘倚欄觀潮、沿江漫步’。這廊道,真的修到了咱們心里頭。”
兩江四岸,是武漢不可復制的塔尖資源,更是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的重點空間。
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長江”“生態”是天賜之寶,“百里”“廊道”是人為之功。武漢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三十年來,武漢市開創性地將堤防安全整治與濱水環境建設相結合,逐步推進兩江四岸江灘建設。
1998年后,武漢開始龍王廟險段綜合治理,包括擴展河口、改善河勢、除險加固等。
2001年,漢口江灘綜合整治全面展開,搬遷58家企事業單位,開啟世界濱水城市史上罕見的“退讓”。
2002年10月,漢口江灘一期建成開放,“到江邊去”成為全城熱潮。
至2020年底,武漢先后完成漢口、武昌、漢陽等地江灘防洪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形成三環線內兩江四岸江灘雛形。
2020年12月,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動工,在已建成江灘基礎上連斷點、補空點、提亮點,目標打造“世界級濱水空間的典范、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的示范區”。
此前分散于兩江四岸的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等,連點成線,兩江四岸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讓武漢的城市品質與承載力、吸引力、美譽度實現跨越式提升。
最美的江景,還給人民。百里長江生態廊道美麗煥新后,已成功舉辦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央視春晚分會場等大型活動,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逾5000萬人次,讓“三鎮”居民可共享濱江生態規劃、同獲廊道建設成果。
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所主任工程師閔雷表示,百里長江生態廊道通過堤防加固、護岸整治、閘口改造等打造安全廊,使百里廊道更安全;通過護凈水、顯綠岸、塑綠城打造生態廊,使得百里長江更生態;打造濱水歷史文化風貌展示廊,使得百里長江更人文;依托防汛通道、優化江灘閘口布置等,加強與城市的有機聯系,使得百里長江更暢達;多維利用江灘空間,提供配套服務便民利民,使得百里長江更具活力。其豐富的規劃實施經驗和成效,為全球城市濱水更新提供了寶貴范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