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戴輝、胡祎)9月28日,襄荊高鐵開通后的首趟列車G6855次停在襄陽東站站臺,中鐵十五局襄荊高鐵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張賢學高興地與20名同事一起登上2號車廂。11時30分,紅白相間的復興號緩緩啟動,一路南下奔向荊門方向。當天,登上首趟列車的有200多名襄荊高鐵建設者代表,他們受邀首次以乘客的身份坐上自己修建的高鐵。
張賢學特意穿上嶄新的白襯衣。“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今年終于可以回家過一個完整的國慶黃金周了。”他家在洛陽,但這幾年因日夜奮戰在襄荊高鐵建設工地,卻很少回家。3年前的隧道進洞、橋梁破土打樁的場景,他歷歷在目。

列車飛馳,窗外初秋的大地美景如畫,10多分鐘后便抵達宜城站。經過宛若豎琴的宜城漢江特大橋時,中鐵大橋局襄荊高鐵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馬春龍特別興奮。“作為建設者,第一次經過自己建造的鐵路,我很驕傲和自豪。”他說,行進在路上,仿佛又看到了宜城漢江特大橋、周家沖隧道攻克難題的一幕幕。
穿越黑漆漆的隧道,列車很快到達荊門境內。“這是劉家崗隧道,是全線最長、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隧道,全長3210米,穿越不良地質微瓦斯巖溶發育區、斷層破碎帶等。”張賢學說。中鐵十五局參建XJZQ-4標,線路在荊門境內,全長僅30公里,涵蓋9座隧道、26座橋梁等工程。

設計時速350公里、全長116公里的線路串起襄陽東、宜城、荊門西三座車站,襄陽、荊門兩地鐵路最快旅行時間從此前的1小時19分壓縮至最快29分鐘。
供電系統是高鐵的心臟。坐在首發列車上,中鐵武漢電氣化局襄荊項目部總工程師莫磊指尖輕叩窗沿,心跳與車輪同頻,感慨萬分。他回憶,寒冬深夜,隧道里排查故障的手電光刺破黑暗,在三伏酷暑,60米高空調整接觸網的工裝浸透鹽霜,團隊調試攻堅,為0.1毫安的參數波動反復驗證,只為供電萬無一失。
王智浩是中鐵一局襄荊鐵路XJZQ-3標項目的技術員,這也是他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項目。列車啟動那一刻,心里最先涌上來的感覺是“踏實”。他說:“就像看著自己養育已久的孩子,終于穩穩邁出了第一步,所有辛苦都在這一刻化作值得。”

“襄荊高鐵建設者令人欽佩。”宜城旅客黎陶穎說,過去從宜城回荊州,需要從漢口火車站中轉,如今襄荊高鐵開通后,經襄荊高鐵到達荊州不再繞路,1小時即可回家。
由湖北鐵路集團投資建設的襄荊高鐵開通后,湖北將形成首條高鐵環線。襄荊高鐵、荊荊高鐵、漢宜鐵路漢口至荊州段、漢十高鐵漢口至襄陽東站,形成一個閉環高鐵環線,串聯武漢市、孝感市、隨州市、襄陽市、荊門市、荊州市、潛江市、仙桃市、天門市等9個市,旅行全程約3.5小時。
受益于襄荊高鐵開通,宜城市將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襄陽至宜城13分鐘可達,到荊門約30分鐘,到荊州55分鐘可達,到宜昌1小時50分可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