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周鑫、吳輝、張溪)9月28日0時,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蘄春至太湖高速公路東段(以下簡稱“蘄太東段”)正式通車試運營。這條穿越大別山腹地的“生態走廊”,不僅為鄂皖兩省再添一條交通大動脈,更以其卓越的工程品質、綠色智慧的建造理念和深遠的區域協同價值,生動詮釋了“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的深刻內涵。

蘄太高速蘄春東段是湖北省“九縱五橫四環”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起點位于蘄春縣株林鎮,與蘄太高速蘄春西段和麻陽高速相接,終點至檀林鎮鄂皖省界,與安徽省太蘄高速無縫銜接。該項目全長49.571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100公里。

面對橋隧比高、地質復雜、生態敏感等多重挑戰,湖北交投高路公司項目團隊以“智能化建造”為引領,迎難而上,晝夜奮戰,全力推進工程建設。在胡家巖隧道等控制性工程建設中,克服巖層多變、地下水情況多變等困難,持續優化施工方案,大力推廣“四新技術”應用,引入多曲臂鑿巖臺車、濕噴機械手等智能化工裝,實現隧道開挖的精準、高效與安全。首次探索應用隧道瀝青路面無人化集群攤鋪技術與路面基層3D攤鋪技術,全面提升施工精度與工程品質,為項目高質量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生態保護方面,項目始終踐行“最小破壞、最大恢復”的綠色理念,通過科學統籌資源利用,將開山石渣與隧道洞渣“變廢為寶”,減少土石棄方約300萬立方米,節約棄土場及臨時用地775畝。同時,按照“一處一主題”思路優化隧道洞口生態修復,使5座隧道洞口與原生植被渾然一體。

通車運營后的蘄太東段,實施“大所帶小所”集約化管控模式。設立在張塝管理所的全域一體化運營中心將全線近50公里范圍內的4個收費站、28處監控點位、5座隧道的車流、設備、環境等海量數據進行整合,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一屏可視、一體可控”,建立“智能預警——遠程調度——現場處置”應急閉環機制,問題處置效率提升40%。

通車后,鄂東南至皖西南的快速通道基本成形。以往,從湖北蘄春前往安徽太湖,往往需要繞行其他國省干道或高速,車程耗時較長。如今,兩地車程可大幅壓縮至1小時左右,有效促進了“一小時經濟圈”的便捷聯通,直接惠及沿線株林、劉河等6個鄉鎮約30萬群眾,極大改善出行條件,為農產品外運、旅游資源開發、招商引資創造了新機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