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李源 汪洋
這個國慶、中秋佳節,武漢人逛街有福了。連日來,大型商業綜合體接連開業。
9月25日,武漢杉杉奧特萊斯廣場(簡稱“杉杉奧萊”),在武漢經開區開業,建設規模約13萬平方米。
9月26日,華中最大規模天街——武漢濱江天街,在武昌濱江開門納客,打造28.7萬平方米的城市綜合體。
9月30日,光谷創新天地商業公園(簡稱“光谷創新天地”)13.4平方米商業綜合體,開業迎賓。

光谷創新天地。
再細看,這些商業體不僅體量大,背后的來頭也都不小。
杉杉奧萊由在全國布局了20座大型奧特萊斯(Outlets,名品折扣店,簡稱“奧萊”)綜合體的杉杉商業集團打造,濱江天街由聯投清能集團與龍湖商業聯手操盤,光谷創新天地則由打造“武漢天地”的瑞安房地產攜手中信泰富地產運營。
如果算上去年7月在武昌開業的SKP,接連開出4家的山姆會員店,全球商業巨頭布局武漢的步伐,正在加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提問DeepSeek:今年以來,全國開業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哪幾座城市比較多?它回答:綜合來看,上海、成都、武漢是今年以來新開業大型商業綜合體數量最多、最受矚目的幾座城市。
武漢需要這么多商業體嗎?
開到新消費群體身邊去
聽聞一個個商業體開業的消息,不少網友直呼“簡直逛不過來”。其背后的潛臺詞是:在提振消費的當下,武漢需要這么多大型商業綜合體嗎?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拋給了杉杉奧萊的相關負責人。他們的答復是:武漢GDP突破2萬億元,長期穩居全國前列,擁有約1370萬常住人口,高校數量居全國之首,加之高鐵網絡在中部地區的廣泛輻射,都彰顯了這座超大城市龐大的消費容量和輻射力。
其他幾位新進商業代表的答復,也都如出一轍。

杉杉奧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通訊員 鄧婷婷 攝)
那么,來武漢如何布點,是扎堆傳統商業區實現規模效應還是填補空白實現差異化均衡發展呢?
無一例外,新進商業綜合體都選擇了填補空白。
杉杉奧萊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武漢的商業體量已突破1450萬平方米,但優質的差異化商業項目仍屬稀缺,尤其是近郊型奧萊業態仍有較大市場潛力。
自2011年底百聯奧萊在黃陂開業以來,武漢近郊有影響力的奧萊不多。此次杉杉在經開區布局,與百聯在武漢形成“南北對峙”?!敖涢_區是武漢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多家知名車企、制造業、醫藥、快消品等行業集聚,新興高收入群體集中,消費需求旺盛?!鄙忌紛W萊相關負責人說。
光谷創新天地項目負責人時曉峰則判斷:武漢的商業格局正從“單中心”向“多中心”演變。
在商業理論上,施堅雅市場理論提出:一個集市輻射周邊6個村莊,這樣形成的市場區域是一個六邊形,一個個六邊形就形成了蜂窩狀的商業構架。
盡管這一理論尚有爭議,但一個商業中心覆蓋周邊人口的商業邏輯,已成事實。“現在生活節奏快,周邊能滿足我的商業需求,肯定不會舍近求遠?!奔易」夤炔叫薪指浇氖忻衽砼空f。
時曉峰表示,布局光谷,是因為光谷是武漢經濟最具活力、人口增長最快的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極具潛力的獨立城市副中心。這里聚集了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平均年齡僅32歲,客群以高學歷的年輕精英、工程師、創業者為主,對生活品質有更高要求,消費理念前衛且理性?!澳壳?,光谷缺乏一個提供完整生活方式的、高品質的開放式商業街區,我們想填補這一空白?!?/p>

光谷創新天地。
同樣,SKP布局武昌,填補了武漢江南片區沒有奢侈品綜合體的空白。山姆會員店繼在硚口區布點后,又陸續布子光谷、江岸、漢陽,也是在各區域填補會員制商業體的空白。
新商業體如何博出圈?
“商業公園”微度假模式浮出水面
新商業體“會戰”江城,靠什么打法與存量商業PK?
巧合的是,這幾家新開業的商業綜合體,都打出了“商業+公園”這張牌。
坐落在南太子湖畔的杉杉奧萊,主打“濱湖度假”與“大牌小價”完美融合。濱江天街則打造1.3萬平方米曠野公園,并與不遠處的武昌江灘、月亮灣公園以及武昌生態文化長廊融合在一起。

光谷創新天地。
同樣打造1.3萬平方米公園的,還有光谷創新天地。公園內建設約1000平方米開闊草坪,搭配開放式步道、屋頂花園等立體空間,市民逛商業的同時隨時親近自然。針對家庭客群,綠地內的兒童樂園設置9大功能游戲區,鋪設500平方米防護軟墊,讓家長輕松“遛娃”。
“公園的入口,生活的出口”,這樣的標牌在光谷創新天地隨處可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營銷管理系主任杜鵬表示,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逛街不再僅僅是購物,而是紓解和釋放情緒?!吧虡I+公園”的微度假模式,很好地契合了現代消費群體的心理。
業態布局上,光谷創新天地的零售門店和餐飲門店的比例為3:5,而非傳統商業綜合體的5:3?!跋啾忍暨x一雙鞋、一套服裝,一頓精致的晚餐和一杯香甜的奶茶或許更能撫慰身心?!睍r曉峰說。
存量商業體如何“應戰”
以變應變“寸土必爭”做強特色
9月25日杉杉奧萊開業首日,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5月28日山姆江岸店開業,現場人流擠爆,排隊進場需要3小時。

5月28日,山姆會員店江岸店開業,前來光顧的市民排成長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任勇 攝)
去年7月26日開業的武漢SKP,至今接待消費者超過2000萬人次,多次實現單日銷售額破億元,最高達到1.9億元。
一個個亮麗的數據,顯示出武漢商業的新入局者“搶”到了一杯羹,也一起做大了武漢商業的蛋糕。
今年前8個月,武漢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44.9億元,同比增長6.1%,高于全國水平,穩居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前列。
對于見慣了人來人往的武漢本土商業來說,又該如何“應戰”呢?
借鑒山姆會員店模式,7月29日,武商集團旗下WS江豚會員店首店在東西湖區開業。5月30日,武商集團與北京王府井合資運營的武漢市內免稅店開業,與全球知名品牌達成直采合作,引發一波消費熱潮。如今,武商集團穩居中國連鎖百強、零售百強第17位。
武漢中百集團旗下中百倉儲則學習胖東來“爆改”,減少同質、無效商品數量,精選動銷率高的一、二線品牌和特色化商品,引來眾多客流。
在商業界有一句老話,永恒不變的是變化。武漢多位商業人士表示,武漢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新商業體的入局,必將帶來新模式、新業態,倒逼存量商業創新求變。如此,武漢這一商業重鎮才能新陳代謝、保持活力,為消費者不斷帶來更多樣、更新奇的消費體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