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吳宇睿 通訊員 榮玄偉 嚴慈磊
眼下,位于襄陽的東風公司工廠正有條不紊地開展產線改造。明年下半年,這里將量產全新的東風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車。
這個總投資106億元的項目,既是全省在收官“十四五”、謀劃“十五五”之際布局襄陽的首個重大項目,也是東風公司與華為強強聯手推出的第一個整車項目。
9月17日,襄陽市與東風公司就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簽約,猛士科技(襄陽)有限公司同步揭牌,從洽談到鎖定合作意向,僅用時23天。
通宵論證 23天鎖定合作意向
今年6月,襄陽市敏銳捕捉到東風公司新項目有意布局湖北的信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帶隊拜訪東風公司,爭取項目布局襄陽,迅速部署組建工作專班,積極對接項目。
“我們在東風公司就地辦公,溝通項目方案、首車造型等信息,通宵開展項目論證,形成翔實的項目資料,爭取將項目落在襄陽。”襄陽市經信局局長馮曉濮介紹,項目專班倒排時間,明確工作路線圖,緊鑼密鼓開展談判。
早上奔赴武漢談判,晚上趕回襄陽連夜寫分析報告,項目專班工作人員全力清掃障礙,促成項目盡快落地。從6月5日高層會談接洽,到6月27日襄陽市與東風公司簽訂框架協議、鎖定投資意向,僅用時23天。
此后,襄陽市經信局、襄陽高新區管委會、漢江國投公司和東風公司累計集中辦公12天,協調解決新公司辦公地點、注冊登記、人才公寓保障等60多個具體事項。
“多年來,東風公司和高新區積累了深厚感情,此次圍繞新公司注冊和選址,我們拿出了高新區最好的資源和服務。”襄陽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9月17日,襄陽市與東風公司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正式簽約,全新公司——猛士科技(襄陽)有限公司揭牌設立。隨后,襄陽東風工廠啟動生產線改造。
“在投資協議談判和籌資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探索,為未來項目運營積累寶貴經驗。”漢江國投負責人介紹,襄陽創新運用政府引導基金、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手段,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招商,為項目順利落地提供資金保障。
襄陽迎來首款新能源智能越野車
過去,襄陽因東風而興、乘東風而強;如今,襄陽汽車產業轉型也將借東風實現關鍵躍升。
汽車是襄陽第一大支柱產業。從油坊崗的第一鍬黃土,到如今每150秒下線一輛新車;從富康轎車開啟整車時代,到東風納米01馳騁新能源賽道……40多年來,襄陽與東風公司雙向奔赴攜手前行,東風公司為襄陽躋身全國第九大汽車城、經濟總量邁入中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作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襄陽汽車產業處于轉型陣痛期,作為東風納米01之后的第二款新能源乘用車整車項目,此次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將助力襄陽汽車整車生產從油向電轉型的根本跨越。
襄陽市經信局副局長張曉輝介紹,該項目計劃今年完成車型試制和設計驗證,2026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打造新能源智能越野車產業集群
以AI為主導的智能化作為汽車產業“下半場”,是車企實現破局發展的關鍵契機。
此次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由東風公司與華為聯手開發導入3款新能源智能輕越野車型。華為將全面開放自身流程與體系能力,東風公司將積極引入華為IPD(集成產品開發)/IPMS(集成產品營銷與服務)等先進管理經驗,促進與東風公司現有流程體系的協同與創新。
業內人士分析,東風公司是中國汽車工業翹楚、技術積淀深厚,華為在全球人工智能、智能駕駛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創新實力,加上襄陽扎實的工業制造基礎和產業鏈優勢,必將帶來高品質的新能源智能越野產品。
此項目還將“以整帶零”培育壯大產業生態,襄陽零部件產業鏈優勢集中在傳統制造領域,但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等“雙高”(高收益和高技術含量)零部件一直是襄陽的產業短板。
“汽車整車對產業帶動性很強,有助于襄陽汽車零部件企業轉型新能源賽道。”馮曉濮說,以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為契機,襄陽將積極導入新能源“三電”系統和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零部件等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智能越野車產業集群,從產業端發力牽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塑造襄陽汽車產業發展新優勢。
隨著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量產,力爭到2030年,襄陽整車年產量有望突破70萬輛、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助力湖北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奔赴汽車強國的星辰大海。
(本版圖片均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升蕾 張源 祝兆林 趙怡然 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