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木子)9月29日,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成功舉辦第三期“一案一席談”典型案例研討交流活動。本期活動聚焦數字經濟背景下未公開游戲角色的商業秘密保護問題,旨在通過剖析具體案例,明晰法律適用,凝聚司法與學界智慧,共同探討數字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新路徑,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東湖高新區法院分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魏蘭在活動致辭中指出,游戲產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文化創新與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游戲角色作為核心創意載體,其未公開的設計細節與理念往往是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準確界定此類信息的法律屬性,妥善平衡創新保護與行業發展,是司法服務保障新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她期望通過深入研討,為相關司法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活動期間,東湖科學城人民法庭庭長吳國陽發布了《數字經濟典型案例匯編(二)》,系統梳理了法院在涉數字經濟糾紛審判中的經驗。在主題發言環節,吳國陽庭長詳細解析了“武漢某公司與黎某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案”的裁判思路,重點闡述了未公開游戲角色構成商業秘密的認定要件、侵權判定邏輯及損害賠償考量因素,為類似案件處理提供了實踐指引。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李薇薇副教授圍繞“網絡游戲等新業態下商業秘密保護的定性與定損”作了專題發言。她從法律構成要件入手,分析了未公開游戲角色作為“經營信息”的可保護性,并結合相關案例,建議企業在損失計算上應從關注“信息本身價值”轉向評估“競爭優勢損失”。她還系統介紹了涵蓋事前預防、事中應對、事后維權的全鏈條商業秘密保護策略。
在交流環節,來自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玩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藝畫開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木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代表,結合自身在創意設計、技術研發和運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分享了在商業秘密維權過程中面臨的舉證難、鑒定成本高、損失認定標準不一等困境,表達了對于明確法律規則、降低維權成本、統一執法尺度的迫切期待。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四級高級法官彭林在點評總結時指出,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對司法審判不斷提出新挑戰。本案探討拓展了商業秘密客體范圍的認識,為游戲產業提供了更寬廣的知識產權保護路徑探索,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她強調,游戲角色形象所承載的具體設計參數和細節,在符合“不為公眾所知悉”并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條件下,可以依法被認定為商業秘密予以保護。
據悉,東湖高新區法院打造的“一案一席談”平臺,旨在通過承辦法官主講、專家學者共議的方式,深入解讀典型案例背后的法理、事理與情理,以更貼近實踐的方式提煉裁判規則,傳播司法理念。該活動持續聚焦產業發展中的前沿法律問題,致力于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激發社會創新活力貢獻司法智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